【编者按】经过65年的建设发展,青岛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该如何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全体师生们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不仅要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上予以重点推进, 更要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做好顶层设计,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学校“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此,校长马连湘接受了新闻网记者的采访,畅谈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实施。
新闻网记者:马校长,您好!抓住机遇,科学编制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学校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您能否结合当前的高等教育形势,谈一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内涵?
马连湘: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作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如何引领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高质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智力基础、发挥关键支撑作用,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已经时不我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吹响了全国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的号角。习总书记在北大调研时强调指出,“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指明了高校综合改革的根本方向是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贯穿始终,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对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的改革是综合改革、不是单项改革,是存量改革、不是增量改革,是深层改革、不是表层改革。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是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积极顺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调整的历史选择,更是勇于突破长期制约发展瓶颈,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现实需求。当前,学校正处在加快建设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国家和山东省也适时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学校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上下联动,牢固增强综合改革关乎学校未来发展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改革方向,齐心协力推动学校事业实现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闻网记者:回顾学校发展前行的历史,凡是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显著成效的改革,一般都是坚持了正确的原则、处理好了重要的关系,本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有哪些原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
马连湘:明确原则,才能找准制定综合改革方案的着力点。科学制定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要准确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对准需求。要立足于“国家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这两个出发点来谋划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使教育引领社会。习总书记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通过改革形成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制度体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办学,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体系。
二是问题导向。聚焦社会和全体师生员工的期待、教育办学的瓶颈制约,破解难题,是推动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方法。学校办学空间和办学经费不足;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欠缺;管理方式粗放,办学效益不明显等等问题,已经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综合改革方案要把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想全想透,不要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要先行先试,找准突破口,个别带动全局。
三是协同联动。改革之所以称为“综合”改革,是因为其改革内容包含了如招生、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财务管理、基础条件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综合”二字也意味着任何一方面的改革,都不仅仅是哪一个部门和学院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增强大局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协同合作推动综合改革。
新闻网记者:谈到综合改革,师生们最关注的是学校应该“改什么”、“怎么改”?
马连湘: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把握重点、扎实推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是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山东省也提出要实施学科筑峰计划,重点支持6所左右综合实力较强的省属高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这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没有一流学科作为支撑,学校就难以在国家“双一流”战略中占得先机。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走特色办学战略,对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持续强化建设,并已初见成效。化学学科与材料科学学科进入了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工程学科排名有望2016年进入全球前1%。今后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打破学科界限,探索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方式,打造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多出高水平成果、国家大奖、大项目集聚力量。要整合学科资源,紧密对接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举全校之力筹建好橡胶科学与工程国家实验室。要凝练经验,继续申报绿色轮胎与橡胶国家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增强学校办学实力。要把立德树人始终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之魂,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灌输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新模式,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拓展到培养品德、知识、能力、体魄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教育,切实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切实发挥学校政产学研融合优势,加大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形成教学科研良性互动;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力度扶持学生开展“学科创业”,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三是要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团队建设力度,夯实内涵式发展的事业基础。要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崂山学者”人才培养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学术造诣高的杰出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为实现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储备力量。要继续大力实施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统筹规划薪酬体系,实现高薪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向突出贡献教师研究人员倾斜,逐步增强教师薪酬激励作用。要积极探索以岗位职责任务为核心的目标管理体系,探索建立教师流转退出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四是要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核心是强化学术导向和服务职能,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让所有人崇尚学术、维护学术权威,营造办大学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氛围。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遵循《青岛科技大学章程》办学,突出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确立学术委员会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要完善广大师生通过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体系和机制,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要切实推动管理重心由学校向学院下移,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过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学院恰当使用权力资源,激发基层单位办学活力。
新闻网记者:教育综合改革,头绪繁多、知易行难,我们该怎样面对前行道路上的困难?
马连湘:青岛科技大学就像一个光着脚丫子奔日子的穷孩子。几代青科大人勠力同心,携手奋进,艰苦奋斗,自强务实,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砥砺前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继续尊重全体师生的首创精神,人人发扬“钉子”精神,干好本职,敢于担当,抢抓机遇,只争朝夕,我们一定能够迎来青岛科技大学崭新的明天。
新闻网记者:谢谢马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