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欢迎光临青岛科技大学新闻网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要闻 >> 正文
张运君:把每一堂思政课都上成金课
作者:李粟  审核: 来源:宣传部  编辑:臧传永 点击:[] 日期:2019年12月25日

近日,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运君教授从700多名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全国一等奖。这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次在全国教学展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精神,张运君刻苦钻研,精心锤炼课堂艺术,力求把每一堂思政课都上成金课。他表示,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全力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此次获奖是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学院的大力培养下取得的成果。

用理性与激情传播真理

“此次获奖展示了我校思政课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素养,是校党委、行政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高度重视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硕果,是对学校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充分检验与肯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表示,张运君教授给学校争得了荣誉,他的教学水平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离不开个人多年的积累和自身科研的有力支撑。

自今年6月起,教育部组织开展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学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认真准备,校领导多次关心工作进展情况。经过学校推荐,张运君教授代表学校参赛,顺利通过省级教育部门遴选和教育部网络平台专家评审,最终作为全国选出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28人之一,进入现场决赛评审环节。

现场讲授只有10分钟,要求不能带任何资料,所讲内容是前一天晚上抽签决定的,准备时间只有短短几小时。而张运君抽到的主题以前从未在学校讲授过,相对生疏,怎么办?

时间紧迫,他静下心来,仔细梳理,选择了其中“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部分。凭借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多年的积累,很快理清了思路,胸有成竹地站上讲台。

面对台下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张运君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先讲错误的观点,再讲正确的态度,最后讲历史的结论。既阐述清楚了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观点,又引用了邓小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内容,结尾还升华到了大学生应肩负起的时代责任。他说,因为直接面对大学生讲课,要注重培养他们科学的历史观。

张运君的现场讲授效果出色,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一致认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也通过“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的直播收看了比赛实况。他们告诉记者,张教授的教学安排科学、教学内容专业、教学方式新颖,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以热爱与学养坚守阵地

在张运君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周记1911》,这是《齐鲁晚报》记者李相磊在2012年毕业前夕送给他的。翻开书的扉页,写着这样一段话——

“大学期间有幸听到张老师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收获颇丰。虽是历史纲要,但张老师却用认真严谨细致的授课风格为学生描绘了一幅壮丽宏大的历史画卷。在张老师的课上:枯燥的历史年限变得灵动亲切,简单的人物名称变得鲜活形象,繁杂的历史事件变得引人入胜。每学完一堂课,学生就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历史。”

学生们真诚的肯定,是对张运君的最高褒奖。他说,自己从事的是无可替代的神圣事业,要弘扬主旋律,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责任无比重大,值得去为之奋斗终生。思政课教师应将课堂看作是对自己良心的考量,讲台上的每一分钟,都应该是精彩的一分钟,要将思政课上成学生终生受益、毕生喜爱的课。

张运君200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随即来到我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从小热爱历史,读高中时就对历史课本滚瓜烂熟。本科毕业后又在中学教过从初三到高三的四年历史课,至今依然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对于历史教育的热情,向学生传达着源自心底的热爱。

“第一次上大学的讲台,我反复准备了很多遍,直到现在也是每堂课的教案都能熟背。”张运君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次课前,他都要查阅尽可能多的资料,做到“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在熟练的基础上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每一堂课,讲得精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以历史内容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历史课与思政课的结合。授课内容既要有高度和深度,又要用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讲。

翻开张运君电脑中的课件,一眼就能看到他在梳理教材上所下的工夫。课本的上、中、下编被他重新组织设计成“十讲”的内容,并用诸如“时危挺剑入长安,不容卧榻有人酣”“开天辟地大事变,改朝换代扭乾坤”这样的诗句作为每一讲的标题,一下子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还概括出了本讲的主题。

每一讲的教学资料文件夹中,除了ppt课件,都还有大量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包罗了央视资源、热点新闻、传统文化等丰富内容。其中有些是在课件中插入播放的,有些是课间放给学生们看的,还有些是作为参考在课堂上可以引用的。说着,他随手点开文件夹中歌曲《中国梦》的小视频,笑着说:“这是我们集体备课时确定的纲要课程的主题曲。”

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期间,评估专家组组长刘献君教授听了张运君的课,他评价说:“张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同学们听得也非常认真,这种认真是发自内心的。”如今又经历了十余年光阴的打磨,同事们常说:“张老师讲课特别大气,我就是拿着他的课件和教案上台讲,也讲不出这样的效果。”

张运君课堂的“大气”,得益于他在整体上对课程的把握。他的课程旨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人文素质,激发民族感情。对于在教学中引用的大量相关材料和最新案例,他说:“材料一定要为理念服务,理念贯穿始终才能使课程质量上一个台阶。”

“思政课老师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肯定上不好课。”张运君所说的积累,既包括专业基础和教学内容上的钻研,也包括对加强与学生有效互动的反复琢磨。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如何启发学生们更多关注时事、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这是张运君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本学期,他在课堂上组织了“每周时事评弹”环节。每次上课的开头10分钟,选2名同学上台评点自己关心的时事热点问题,要求结合所学专业和纲要课程内容,简要介绍事件并谈自己的看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量子技术新突破等话题轮番登场。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和思想碰撞,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

凭信念与仁爱立德树人

“很庆幸遇到了这样的好老师,真的受益匪浅。”这是历届学生对张运君教授的一致评价。

张运君入选了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2019年当选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作为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立场坚定,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功效,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山东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骨干教师、首届在青高校优秀思政名师、学校教学名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他所带的研究生多次获评山东省高校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校十佳学术之星,2人次考取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获评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校优秀硕士论文。

为了帮助研究生在科研上尽快入门,他花费大量时间陪他们梳理每篇论文的思路,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材料,对每一篇论文都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为了帮助新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全部无偿提供,对他们的困惑有问必答,对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中每位老师的教学特点都如数家珍。

在课堂上,他以丰富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课堂外,他有爱心、耐心,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良师益友。

他长期担任教研室主任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重点学科负责人,带领团队悉心钻研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他曾连续9年担任本科生教学督导员,在指导年轻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运君注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彰显了思政课教师的风采,也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近年来,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2项,其他各级各类课题近30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中央统战部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值得终生守护的事业;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阵地,更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神圣殿堂。三尺讲台,事关千万青年前途,事关国家民族百年命运。希望学生通过我的课堂,能勿忘昨日苦难辉煌,无愧今日使命担当,不负明日复兴梦想。”这是张运君的初心与使命,也是他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878期第二版)

上一条:校领导赴泰国、越南访问相关企业、高校

下一条:青岛市孔子文化交流协会来校调研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