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体育工作,深入推进体育教学综合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高密校区制定专项预案,采取系列举措,优化调整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有序恢复学生返校后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有效实现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与体育思政的深度融合。
组织召开体育教学工作专题推进会。组织研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有效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学生体质监测、恢复学生体育锻炼等日常体育工作,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综合改革,将思政课程与体育思政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协同融合育人体系。

优化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延期开学期间,为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大学体育教研室专门录制在线视频课程,结合教师线上示范,全面、准确讲解体育项目。采用7+1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学生每周7天练习俯卧撑、平板支撑、自重双腿下蹲等素质练习,一周1次专项课教学。教师线上示范,学生线下练习,提交视频作业。
深度融合体育教学和体育思政。为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免疫力、疏导心理焦虑,体育教研室利用有限的条件,通过微信、抖音等形式,为学生录制居家锻炼视频,学生带动家人一同锻炼,让学生和家长足不出户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并通过“体育精神”、“硬核院士”钟南山、免疫力与抗疫等内容重塑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有序恢复学生返校后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学生返校后体育场地的使用,定期消毒体育场地设施,详细规定了健身跑运动、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时间、人数等,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有序恢复。随着校区4500名学生的返校复学,体育场逐渐恢复生机。操场上随处可见同学们矫健的身姿,健身跑道上不时出现同学们运动的身影,疫情阻挡不了同学们运动的热情,同学们用运动抗击疫情,用热情诠释青春。

高密校区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的试点,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 以“拥抱体育、出彩人生”为教学理念,搭建“课堂+实践+联赛”的体育教学平台,构建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协同融合育人体系,激发“体育”在人才培养全局中的新动能。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认识体育是什么、体育为什么,培养学生关注体育、热爱体育,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享受体育的乐趣和价值,为出彩人生助力。
(撰稿:王富荣,蔡忠良;审核:王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