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为增强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大家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环境学院开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

美丽中国,立志做行动者。6月5日,学院组织青年学生前往青岛北岭森林公园,参观查看黑松、雪松、马尾松、碧桃、千首兰等乔灌木植物,学习了解珍惜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长特点,明确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自5月以来,学院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起的“大学生在行动”为契机,组建64支队伍、338名学生,扎实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碳达峰等生态环境科普志愿行动。

保卫蓝天,勤学做践行者。6月1日,学院组织学生前往青岛市城阳气象科普馆,参加气象环保科普活动,了解了海洋、沙漠等地的自然灾害情况,体验了沉浸式的台风影像,观看了景象模拟展现沙尘、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天气的实景效果,使同学们对气象科学与环境保护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

社区科普,致力做宣传者。6月1号,学院组织学生前往康居社区开展“拒绝白色污染,从我做起”社区主题宣讲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环境日的由来、白色污染的危害、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以及一些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同时,青年志愿者结合所学专业,对社区多地开展垃圾分类调研走访,摸排社区垃圾分类总体情况,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新风尚。

结合专业,深入做调研者。6月3日,学院青年学生到崂山沙子口实地调研当地水土保护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调研中“自讨苦吃”。调研团队通过五点取样法选取多组水质与土壤样品,依托相关设备对土壤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与水质中的氨氮、总磷、COD、SS、BOD和电导率进行分析与检测,针对实验数据撰写调研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