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才“特区”,试行以岗位任务为导向的协议工资等分配办法
青科大:“一事一议”引人才
通讯员 李鲲鹏 记者 王桂利报道
本报青岛讯 重点培育和布局一批能够冲击“A”类的学科,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增强产业服务能力。日前,青岛科技大学印发《关于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
意见提出,学校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积极争取“大资金”支持,协调“大项目”,建设“大平台”,冲击国家级“大奖”,培养“学术大师”。巩固和提升化学、材料学、工程学三个省级“一流学科”ESI排名位次,加快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等潜力学科建设,争取早日进入ESI排名前1%。未来10-20年,ESI论文数量和影响力保持持续增长,力争更多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传统优势学科力争跻身ESI排名前1‰。
实施三项计划。启动学科建设“A计划”。以第四轮学科评估为契机,深入挖掘学科大数据,以评助建、突出特色,重点培育和布局一批能够冲击“A”类的学科,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和质量,加大具有发展潜力学科培育力度。推进学科交叉平台创新计划。打破学科、学院壁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遴选特色鲜明、整体实力强的学科方向或团队组建实体学科交叉平台。落实学科团队首席科学家制度,建立重点学科团队建设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实施高端人才集聚计划。对紧缺或亟需引进的“学科领军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协商引进政策。在相关学科领域建立人才“特区”,对引进的高端人才试行以岗位任务为导向的协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在泰山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申报上实行指标单列;鼓励青年博士入校后先从事博士后研究。优先支持青年骨干教师申报各类国家与省重大人才项目,赴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合作开展研究,参加国际重大学术会议等,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实施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计划。汇聚、整合资源,加强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平台基地建设,大力提升承担国家和山东省重大项目的能力。围绕“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创造条件支持学校完善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整合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培育和打造国家实验室,大力推进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类创新资源的协同。
完善两种机制。首先是多元投入机制。健全共建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财政大力支持,加大对一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鼓励支持产业部门围绕培养所需人才、解决重大瓶颈等问题,加强与学校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培养、科技合作攻关等方式支持一流学科建设。建立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奖励制度,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学校分别从学科方向、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声誉、学科管理等主要方面对一流学科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评估。以评促建,形成激励先进、优胜劣汰的建设机制,引导各一流学科“汇聚一流资源,建设一流师资,培育一流团队,产出一流成果,培养一流人才”,并依据建设成效对一流学科的类别和投入支持力度进行动态调整。
该意见的颁布实施,将全面开创青岛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新局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学科建设“大资金”“大项目”“大平台“大奖“学术大师”的总体目标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