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国瑾 实习记者 杨嘉琪)今天,青岛科技大学迎来11682名新生,并同时启用中德校区。据悉,青科大今年录取本专科生首次破万,共10158人;录取硕士研究生1465人,博士生59人。随着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的启用,青岛科技大学正式形成“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
从各校区录取情况看,青科大崂山校区和四方校区共录取新生7887人,高密校区录取新生2935人,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共录取新生860人。而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的正式启用,意味着山东省自贸区批复后的第一家中德高水平合作办学项目落地开花。
据介绍,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由青岛科技大学、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青岛中德双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德生态园管委四方共建,已于2017年3月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举行开工建设启动仪式。该校区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007亩,其中建设用地647.5亩,绿地359.5亩,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设计在校生规模12000人。其一期工程由同济大学与德国设计机构合作,严格按德国生态标准、环保标准、安全标准及智能标准设计,于2017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7月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国际合作区采用“双校区”办学模式,由中德国际合作区(德国校区)、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两个校区组成。其中,中德国际合作区(德国校区)位于德国帕德博恩市大学园区,已于2018年11月13日在德国帕德博恩大学举行揭牌仪式,该校区将成为为赴德学习的青岛科技大学学生提供教育培养、实习实训的基地。
与“双校区”办学模式相对应,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校区实施了“双元制”和“1+N”的教育模式。其以青岛科技大学为载体(“1”),选择性地引进德国优质教育资源(“N”),融合中德高校、国内外德资、中德合资机构的优势资源,协同共建校内外中德校企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实验室,构建中德贯通、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校期间,该校区将提供每周15个课时左右的德语小班教学,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德两国文化背景,通晓国际商事规则,掌握德国标准,实施德国精致工艺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面向全国输送工程师、培训师和中德职业教师“三师型”人才。
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下设中德工程学院、中德技术学院、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基地等院系和机构,并将逐步建设10个左右的中德合作研究院或研究中心。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该校区由青岛科技大学统一招生,教学师资统一调配,学生毕业颁发青岛科技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赴德留学的学生在达成毕业条件后,将同时具有青岛科技大学以及相应德国高校的学历学位证书。在校期间,该校区学生将受到至少1/3的德国核心课程教育以及德国师资力量的支持。
在校区的硬件建设方面,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科技范十足,采用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被动房)技术、“海绵城市”的技术标准以及分布式能源供给模式、污水模块化处理循环回用系统,营造生态、循环、智慧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同时,人脸识别系统也将在课堂、宿舍、食堂等地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