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北京科技大学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作者:  来源:mahan  责任编辑:  终审: 点击:[] 日期:2014年12月31日
    北京科技大学着力加强研究生科技服务和挂职锻炼,不断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完善实践平台建设。建立“校院两级”研究生科技服务基地,保证了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学校研究生工作部自2006年开始,先后在北京市、重庆市、广西防城港市,河北唐山市、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等10余个省(市、区)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科技服务基地,为研究生步入社会提供了“中转站”,为研究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基层建设、增强实践能力提供了“大平台”,为学校与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开辟了新渠道。

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坚持“学科有侧重,岗上显专长”的原则,发挥研究生的专业优势和科研特长。对理工类研究生,以发挥学科优势为出发点,社会实践定位为“科技服务”。研究生在岗位上进行学术前沿交流、行业发展调研,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难题公关,帮助企业搭建实验平台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实验技能培训,促进科研项目孵化;对文史类研究生,社会实践定位为“挂职锻炼”。研究生深入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基层,参加文件起草和法规制订,策划组织大型活动。多样化的活动让研究生在深化专业知识、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感知行业发展,明晰职业发展规划,为自主创业打好基础,为就业选择提供参考。

加强实践过程管理。按照“双重审核,双向选择,双重保障”程序,过程管理日趋精细化、体系化。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由宣传报名、选拔培训、上岗实践、过程走访、评审答辩、总结表彰六个环节组成,从学院审核、导师同意的“双重审核”,到入围后进行实践岗位与研究生的“双向选择”,再到岗前培训帮助研究生实现角色转换、为实践研究生购买人身保险构筑“双重保障”,过程环环相扣,科学系统。实践过程中,各实践团队成立临时党小组,围绕“成才表率”、“服务先锋”、“创新能手”的主题开展内部学习,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积淀。实践完成后,按照“实践性”、“服务性”及“创新性”要求,制订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对实践团队和个人从实践报告、答辩汇报、单位评价、参与人数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上一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力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下一条:华北电力大学创新学生志愿服务模式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