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 青岛科技大学与李沧区残疾人服务中心“爱心助残义工服务”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李沧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瑞芳、李沧区副区长魏瑞雪、学生处处长郑德前、校团委副书记王锋业、李沧区残疾人服务中心理事长袁和久、化学院党总支书记晋文辉、副书记孙晓刚等出席了仪式,部分媒体记者、化学院分团委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李沧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副理事长王捷主持。

王瑞芳在讲话中指出,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职责,在全国助残日和世界残疾人日前夕,我校“爱心助残义工服务基地”的成功揭牌,得益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得益于李沧区残疾人联合会提供这样的服务平台。开展社会实践和感恩教育等活动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是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生,社会和学校在解决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精神脱贫,创新思路,寓教于助,以活动为载体,激励学生树立自我解困意识,培育自强不息精神,树立奉献社会、回馈社会观念,成立励志社非常有创新性,也很有意义。今天,双方合作建立爱心助残义工服务基地,共同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和培养,是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多渠道探索学生教育与培养平台的创新性做法,对学生精神文明的培养,实现学校全员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她希望化学院与基地的签约单位加强协作,对服务基地的育人功能和机制建设开展研究探讨,搞好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真正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希望签约单位认真履行协议的条例,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好作用,促进基地健康发展。王瑞芳还要求励志社成员要学会珍惜,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要激发动力,勤练技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持续奋斗,厉行节约,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积极奉献,做一个有关心、关爱别人的人;要懂得感恩,努力学习、增强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信心,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
仪式上,王瑞芳与魏瑞雪一起为服务基地揭牌,袁和久与王锋业共同签署了共建爱心助残义工服务基地协议书,郑德前为励志社授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