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应邀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中青年管理干部第36期培训班做了题为《从产学研结合到政产学研融合——青岛科技大学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来自全国211、985国家重点高校的120名中青年管理干部听取了报告。
报告中,马连湘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学校从项目到基地,从成果转化到独立公司,从服务行业发展到做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器的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典型做法。马连湘在报告中指出,长期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山东省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和化工行业特色,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融合之路,努力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并总结凝练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1、尊重老师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做好产学研合作的基础;2、坚持与市场相结合,科研人员走进企业、深入生产一线,是高校做好产学研合作的关键;3、树立特色发展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自身优势,是高校做好产学研合作的保障;4、充分利用地方和行业资源,是高校做好产学研合作的动力;5、以产学研为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做好产学研合作的宗旨。
马连湘强调,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走的这条政产学研融合之路,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自身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探索,是千方百计摸着石头走路。面对高等学校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期望,学校将继续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地方、企业“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铸造“以地方为面、以行业为线,以山东省为内、以其它地区为外”的,“内外相辅、线面结合”的产学研工作模式,努力做好政产学研融合大文章,为提高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为推动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报告结束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中青年管理干部第36期培训班的学员们对马连湘的报告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员还结合自己学校的产学研情况与马连湘进行了互动交流。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领导指出,本次报告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理论与典型案例相结合,对高校今后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积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发挥了良好的启发作用,也是不可多得的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的生动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