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山东省产学研工作会议在济南南郊宾馆隆重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在讲话中高度评价“青科大模式”。会议总结“十一五”产学研合作推动自主创新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及今年企业技术创新任务。表彰了“十一五”以来全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先进集体和个人,并为新材料深加工示范企业和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授牌。我校凭借在产学研工作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荣誉称号。校长马连湘代表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做了题为《依托学校优势 做好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典型发言。会议由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世瑛主持,省直有关部门、全省各市、县、高新区领导,部分高校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
王军民强调,今年技术创新工作要重点围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五个一工程”,即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打造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队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标准,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我省工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跃居全国前列。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技术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完善协调机制,形成推动创新的合力。要树立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的观念,力争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等方面实现突破。要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要强化监督考核,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再上新水平,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做出更大贡献。王军民在讲话中四次提到青岛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创新模式,在充分肯定学校工作的同时,认为青岛科技大学模式值得推广,希望各单位学习青岛科技大学经验。
马连湘在发言中指出,青岛科技大学主动适应国家和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及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需求,率先进行全局性、前瞻性学科布局,有效整合高校人才、科研资源,密切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力度,逐渐形成了技术联动、联合攻关的聚集态势,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可喜成绩。马连湘从三方面介绍了学校产学研合作工作:一是不断丰富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包含开发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企业排忧解难;科研整体进入企业,开展全方位科技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校企无缝对接;创建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内容。二是重点科研项目先行孵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以软控股份、中国橡胶谷、科大科技园、银科恒远、科大龙腾等学科型公司为例,介绍了学校抓住时机对重点科研项目先行孵化,大力提倡科研机构创办学科性公司,进行科研成果的自主孵化、中试与推广,最终实现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经验。三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谱写“政、产、学、研”融合新篇章。随着学校与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合作的不断深入,必须进行一些观念上的革新——变“产、学、研”结合为“产、学、研”融合。学校在国内高校中大胆革新,破除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空间和物理层面的隔阂,大学校园与以软控为代表的企业等密切合作,双方优势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了物理距离,进一步通畅了合作方心理层面的沟通与交流。
马校长在发言结束后,就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轮胎橡胶工业的发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又讯,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出席了第二天的全省产学研展洽会,校长马连湘作为开幕式嘉宾出席会议。会后,在科技处处长郭仲聚的陪同下,考察了我校与青岛市共建的产学研展洽会展区,在仔细听取了科技处的布展工作汇报后,对学校的科技成果发布提出了要求。

会议现场

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校长马连湘在会议上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