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于12月21日下午举行。会议总结了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分析了2008年毕业生就业形势,部署了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
2008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比上一年度增长64万,增长幅度接近13%。我校2008年毕业生5728人,比去年略有增长,数量为我校历史之最。据山东省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毕业生数量将占全省新增岗位的一半以上,由于毕业生总量较大,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会上,校长马连湘作了重要讲话。
马连湘在讲话中分析了2008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就实现学校2008年毕业生就业目标提出了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落实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要树立“帮助毕业生就业是广大教职工天经地义的责任”的观念,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马连湘特别指出,要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要求,各学院各单位根据学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认真精细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马连湘在讲话中还指出,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就要进一步探索学生培养的新途径,包括做好加强专业认证、职业证书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副校长罗公利总结了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2007年我校共5588名毕业生,其中研究生257名,本科生4817名(高职173名),专科生514名。我校2007年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在省属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罗公利在讲话中认为,2007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切实有效,有以下特点:各学院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学校的采取各类招聘形式效果明显,毕业生就业考核激励功能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职业生涯规划课成功开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比例有所提高。同时指出,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基层就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三对就业工作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各学院发展不平衡;四是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会议由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勇主持。校长助理张淑华、韦殿华出席会议。汪传生、陈克正、刘强、陈学玺、杜裕禄、梁希泉先后在会上进行了就业工作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