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欢迎光临青岛科技大学新闻网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要闻 >> 正文
把青春献给祖国,无怨无悔!——我校校友扎根第二故乡谱写奋进之歌
作者:记者 李粟 韩玉花  审核: 来源:报社  编辑:臧传永 陈永弢 点击:[] 日期:2019年06月12日

“只要组织需要,我们就去!”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没有国家哪有个人?”

“那个艰苦的年代锻炼了我们,也造就了我们。把青春献给祖国,无怨无悔!”

“在我们心里,‘山化’永远是别样的存在!”

“我们已经是一辈子的亲人了!”

“最重要的是要有家国情怀!”

——这是近日记者赴湖北十堰采访我校1969届、1970届橡胶工艺和橡胶机械专业校友崔军武、牟乃照、艾永兴、石绶先、耿战修、阎玉福、王月香、唐冬梅、周文莉、庄彩华时,听到的只言片语。

没有豪言,也没有壮语,在他们平实的叙述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看到了他们当年与近百名同样怀揣“五四”青年志的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大三线”号召,毅然背井离乡投身国防建设的身影。

他们始终发扬着团结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秉承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奋进之歌。

听从祖国召唤,哪里艰苦我去哪

2019年,是十堰建市50周年。伴随着这座“车城”共成长的校友们,在50年前就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情缘。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防的需要,国家决定实施“三线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厂址,选定在符合“靠山、分散、进洞”条件的秦巴山腹地的小镇十堰。为二汽军用汽车配套的东风轮胎厂,急需大批橡胶专业技术人才支援建设。

“只要组织需要,我们就去!当时想的就是服从党的分配,从没考虑过提什么条件或者要求。”谈起毕业分配时的情景,军人家庭出身、性格耿直豪爽的崔军武这样说。1969年底,因战备疏散到平度大泽山的原山东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1969届和1970届的学生们,在那里进行了毕业分配。近百名风华正茂的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大三线”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告别熟悉的大城市,动身前往未知的荆楚大地。从此,他乡是故乡。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大家都知道去三线条件不好、很艰苦,但学校征求意见时,每个人都表示服从分配。我们能被选上都感觉很荣耀,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没有国家哪有个人?有的同学家中有困难实在去不了,其他同学会主动要求替他去。”石绶先笑着说。

1970年春节刚过,支援三线建设的第一批队伍就出发了。从青岛上了火车先到北京,转车到武汉、再转车到襄樊。尽管山高路远,但大家挤在同一节绿皮车厢里,一路说说笑笑唱着歌,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到达湖北的第一站,要先去襄北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雨夹雪后道路湿滑,大客车只能开到古驿镇,还要步行二十多里硌脚的碎石路才能到襄北农场。“地上泥巴太黏,没走两步就把鞋子给粘掉了。没办法只能光脚,像小老太太一样,踩着碎石慢慢往前走,4个多小时才走到农场。”牟乃照回忆说。

襄北农场曾经用于关押劳改犯人,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到了以后没地方住,只能住进牛棚。地上和墙上都有牛粪,大家先把牛粪铲出去,钉上一排木桩子,垫上铺板,就这么入住了。农场没有电,晚上只能点着蜡烛和小煤油灯;没有自来水,刷牙洗脸要在门口的大池塘边。每逢下雨,屋里就得摆满脸盆接漏雨;到了傍晚,几千只乌鸦聚集在附近的树上,叫声瘆人,吓得女同学偷偷抹泪。

农场的伙食也很差,吃的是糙米,里面还掺着沙子。收麦子的时候正逢雨季,粮食经常受潮甚至发芽,蒸出的馒头是粘的。没有新鲜蔬菜,要从外地调运干白菜、干萝卜、干豆角等进来,偶尔有5分钱一份的南瓜或者冬瓜菜,那可是难得的美食。

“要说苦不苦?当时也没觉得苦。我们就是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抗压力特别强,越难越干得起劲儿。”校友们的回答令人颇感意外,“年轻时吃苦不叫苦,这是一种历练,如此宝贵的经历锻炼造就了我们。”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安顿下来后,大家被分为生产班、饲养班、种菜班、炊事班,立即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中。种水稻、拉电线、立水塔、放牛羊……样样都靠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部分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同学从没种过地,也不顾稻田里有蛇和蚂蟥,挽起裤腿和大家一起翻田地、种水稻。种菜班的两个女生负责挑着粪桶一趟趟去施肥,两边肩膀都肿起来了,汗水湿透了衣服。她们也不叫苦,在扁担上绑好毛巾继续挑。高个儿的同学对矮个儿的说:“你别把腰压坏了,我挑两趟你挑一趟吧。”矮个儿同学可不服输,也跟着一趟趟地挑。即使累得抬不起胳膊,也为自己“会干活儿”而骄傲。

二十岁青年的蓬勃朝气,把原本萧条寂静的农场变得生机盎然。自己发电用上了电灯,安装管道通了自来水。挖稻田休息的间隙把铁锨往身边一插,冒出来一股血,原来是无意把一条蛇给铲断了;放羊时丢块石头想叫羊回来,居然能碰巧打死一只兔子;站在带着冰碴的水里拔秧苗,突然钻出来一条蛇吓一跳。“生活虽然艰苦,却觉得丰富多彩、很有意思。”讲起这些往事,耿战修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经过了数月的农场生活,红卫地区建设总指挥部第四分部陆续把大家分批调到十堰补充生产,也就是为后来的东风轮胎厂搞建设。

1970年6月,第一批17个人傍晚坐上大卡车,在车斗里颠簸了一整夜,钻了不知道多少山洞,早上8点才拐进200公里外的鄂西北山沟里。“下车一看,就像掉进了锅底一样,四周都是山,只有头顶一片天。”艾永兴说。

那时的十堰发展落后,中心地带只有百十户居民,几家小商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被戏称为“重工业是铁匠铺,轻工业是豆腐坊”。老乡生活也很贫困,大雪天里只穿单裤和草鞋,甚至没见过冰棍、没用过暖瓶。校友们把当时的公路叫作“扬灰水泥路”,最宽的路都不能两辆车相向而行。晴天里,车跑过扬起漫天沙尘;下雨后,地上的淤泥能没过小腿肚,脚上的解放鞋经常被粘掉了鞋底。

面对这样的环境,却没有一个人退缩。来自祖国各地的知识青年、科技人员、转复军人,一波又一波地向这片古老的荒原发起集团式的冲击。

“那时候不分白天黑夜,也不分你的我的;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男的女的,只要一有号召去干个什么活儿,大伙儿立即把手头的事放下,抬腿就跑去了。战斗力非常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一心一意地想着要好好干工作。”阎玉福的语气中透着坚毅。

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们的血和汗

到了轮胎厂工地,先要解决住房问题。大家一起动手把地铲平,上山砍树,先栽上木桩当作立柱,再去领芦苇席和油毛毡。把两层芦苇席立着围起来当作墙,钉在木桩上固定,房顶用油毛毡盖着芦苇席,以防漏水。墙角简单培点儿土,避免老鼠和蛇爬进去。室内在木桩上搭上梁,作为大通铺的支架。再用不同粗细的竹子搭配钉成床,铺上带来的铺盖、把衣服一卷当枕头,就算有了家的模样。

十几个人就拥挤地住在这样的芦席棚里。简陋的棚子只有门,没有窗户,经常会见到大老鼠满屋跑。夏天骄阳晒透屋顶,竹子床下的地面都被众人的汗水浸湿;冬天寒风吹透芦席,大家只能互相紧靠在一起用体温取暖。“虽然条件差,但当时没觉得过不去了,年轻人在一起挺好的。那时候很乐观,好像没有什么烦恼。”周文莉深情地说。

当地物资匮乏,到食堂买了饭没有菜、或者买了菜没有饭的情况常有,停水停电也是家常便饭。买不到牙膏,要托人从外地捎来;想给亲人写信,却买不到信纸。蚊子又大又多,还经常会被“小咬”咬得很疼,很多人因此感染上疟疾,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工厂建设也是自己动手。搭建厂房需要大片平地,大家一起开山挖石、取直河道。挖地沟、搞基建没有重型机械,靠的是肩挑手扛,抡大锤、拉钢钎。“干重活从来不分男女,样样都落不下我们。”庄彩华这样说着,眼睛里闪着自信的光彩。

工厂建设完成后,大家就被分配到各车间、科室工作。“我们都不怕苦不怕累,吃苦耐劳。我在生产指挥部工作,办公场所和车间也是芦席棚。工作没有分内分外,大家全都尽心尽力,每一个都是好样儿的。”唐冬梅表示,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故事,好像那种干劲儿就在眼前。

从北京运来的生产设备,要在丹江火车站换装卡车运进厂区。厂区门口是个大上坡,下雨天泥巴踩到小腿肚,卡车寸步难行,要靠人力拉上坡。“我们的工作服都是一天24小时穿着,随时可以去干活。设备什么时候到,我们就立刻去拉。”王月香告诉记者,来了设备一吹哨,大家拿着锄头、木板就跑去了。车轮下面垫上木板,前面十几个人拴上绳子拉,后面二十多个人一起推,三四百米的坡要一两个小时才能上去。晚上没有灯,拿着大手电;天上下着雨,身上淌着汗。“当时也没觉得累,把任务完成了特别高兴。”周文莉兴奋地说。

分配到生产线上的工人三班倒,厂区里晚上放炮炸山,白天大卡车拉土,噪音很大,上夜班的人在白天休息时间根本睡不着。夏天酷热,大家把脸盆装满水,在床前排成一排,把毛巾浸湿搭在身上降温,睡不了几分钟就要起来洗一遍毛巾。刚睡着一会儿,听到外面喊“来水泥了!来砖头了!”又赶紧出去帮忙卸货。

牟乃照、崔军武、艾永兴、石绶先等校友,被分配到了315车间,从实习工人做起。该车间最早生产出为我国第一辆军用越野车EQ240配套的轮胎。一个轮胎的硫化模子近一吨重,偶尔遇到模子滑出轨道的情况,要靠工人凭一己之力把半副模子搬回原位。

崔军武和艾永兴刚进车间时负责轮胎硫化工序,要给轮胎卸螺丝却没有现成的工具拧螺母。他们就用3厘米左右的厚钢板,割成扳手的形状。拿着自制的重达18公斤的扳手,还要用劲去拧螺母。“刚开始干这个震得脑袋疼,干了十几天才慢慢适应。累得实在不行眼睛已经闭上了,可手里的扳手还在继续卸螺丝。”艾永兴一边比划着,仿佛依然在工作。

遇到设备安装或检修时,为了保证工期,白天黑夜连轴转,甚至连续三天两夜不能睡觉。冬天在车间里生一团火,谁累了就去烤烤火吃点儿东西,休息一会儿接着干。石绶先说:“当时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只想着要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从没有人会偷奸耍滑歇一会儿,都是不计较个人得失。”

大家发扬团结自强、开拓进取的精神,把315车间成功建成年产十万条轮胎的生产线,还不断为厂里的其他生产线培训人才。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培训的员工后来到其他车间或者单位工作也屡获好评,在各类技能比赛中常获嘉奖。

先生产,后生活。轮胎厂的生产红红火火,但大家的生活条件依然艰苦。发大水时桥面被淹没,男青年就在齐膝深的河水中手拉手站成两排,护送其他职工过河上班。结婚后需要独立住处,只能去周围老乡家租房子,甚至是住牛棚。牛棚里面没有窗户,有的夫妻俩去上班,就把小婴儿单独搁在这个黑屋里面。孩子偶尔会摔倒地上,甚至会被老鼠咬伤。

“每天回家就是吃个饭,其他时间全是在单位里面,从来没时间管孩子,逢年过节都不休息。”当时艾永兴负责设备检修工作,夜里要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回家只睡一两个小时又回来上班。“就想着先要把工作搞好了,心里才踏实,没做完绝不能放心去休息,个人生活和家庭也顾不上考虑。”

“我们到哪都是一颗螺丝钉,在实践中学习。一个任务别人可能半年干不出来,我们团结一心,没几天就干出来了。一提‘山化’的毕业生,其他单位总是争着要。身边同事都说,‘山化’的学生就是行!”讲到这里,王月香颇感自豪。

东风轮胎厂从最初的200多名职工,后来发展成近6000人的大厂。轮胎生产能力达到每年200万套,生产的载重钢丝子午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50年前来到这片荒山秃岭,从无到有把工厂建设发展起来,这里的每一块砖石,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们的血和汗。”崔军武感慨道。

我们已经是一辈子的亲人了

“我们之间是一种战友的感情。”谈起同学情,阎玉福有感而发。他说,大家长时间在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已经超越了普通同学之间的情感。

刚到十堰时正值酷暑,芦席棚内更是燥热异常。加上水土不服和连日劳累,艾永兴中暑昏迷不醒。是睡在他旁边的崔军武,跑上跑下去找大夫。工地卫生所治不了,崔军武和同学就用竹子床抬着他连夜跑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住院期间全心陪护,想方设法弄来病号饭,帮助他尽快恢复健康。这种生死与共的情谊,不亲身经历是难以体会的。

“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耿战修说,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同学们一直是相互扶持、彼此帮助,有什么事大家都会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共同面对。同学有事出差,其他人会主动去他家帮忙换煤气;孩子生病了,积极跑去医院陪床照顾。

1990年代,有位调到外地工作的同学生病了,而且病情比较严重。得知这一情况后,校友们自发组织了捐款。他的家人收到捐款非常感动,专程赶到十堰表示感谢。不仅如此,每当听说同学家里遇到什么难事,大家也总是会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做了50多年“闺蜜”的周文莉和唐冬梅,大学期间就是同一宿舍的好姐妹,来到十堰后更是朝夕相处、互帮互助。她们之间的情感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磨砺,早已胜似姐妹亲情。崔军武和石绶先,也是从初中开始的“老哥们儿”。“石头”的绰号,崔军武从青岛一直叫到了十堰,传遍了“山化”,又传到了“东风”。谈起这些,校友们说:“我们已经是一辈子的亲人了!”

艰苦的年代锻炼了我们,也造就了我们

采访刚开始,王月香就询问起老师们的情况,问起周立方老师、鲁冰老师、王炳明老师等,并回忆起在校时的许多往事。周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大家都特别喜欢听他的课;班主任王老师很亲切、跟同学们关系融洽;刚入学时,有位女同学想家想得直哭,大家都去安慰她、开导她;课余时间,看到食堂师傅们忙忙碌碌为大家准备餐食,同学们会自发地去帮厨、择菜……

时光飞逝,当年这些热血青春、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儿孙满堂的古稀老人。但回首往事,他们依然很是兴奋,仿佛自己仍是当初那些在校园里连蹦带跳、打打闹闹的纯真少年。他们说,那个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近,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相互帮助,是“真感情”。

在学校时,学习氛围浓厚,课余时间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探讨各种问题。后来毕业分配,来到“三线”,大家依然是同甘共苦,空闲时会结伴去厂里的老师傅们家里玩,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周末也很少休息,积极参加厂里的义务劳动。

不讲吃、不讲穿,讲的是能吃苦、肯奉献。大家都爱岗敬业,从没有下班后要换下工作服的想法。“有一次参加婚礼,我穿着工作服就去了,别人都纳闷儿,可我觉得很正常。”庄彩华说,“环境造就人。那个艰苦的年代锻炼了我们,也造就了我们。把青春献给祖国,无怨无悔!”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下,耳濡目染,校友们的下一代也都很正直、优秀。

现在,他们的子女中有的从事教师工作,有的在企业管理岗位或者生产一线,有的自主创业。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做得有声有色,这也是最让大家骄傲和欣慰的。阎玉福不忘嘱咐在校大学生“要善良,要能吃得苦”,将来努力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发展了、强大了,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谈到这些,70岁的牟乃照表示,真希望时光倒流,自己永远是18岁,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去拼搏,为新时代做出新贡献。

在我们心里,“山化”永远是别样的存在

“半个世纪过去了,光阴的故事里,你们把青春年华刻在了国家发展的年轮中,祝你们健康快乐!”这是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以“扎根第二故乡 青春热洒三线”为主题,报道我校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的青春奋斗故事后,周文莉的外甥女,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一段话。

同一天,现就职于十堰市某小学的周文莉的女儿这样写道:“老一辈在这里艰苦奋斗,奉献了青春,从此十堰就是我们的家了。”

的确,从1969年12月底分配工作到如今,倏忽之间,50年的岁月已匆匆而过。对于留在十堰的校友们而言,故乡与他们已渐行渐远,他乡早已是故乡。

“我们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已经扎下根了。”耿战修说,看着十堰市从无到有,生活、居住条件等方方面面都在一天天欣欣向荣,早已把十堰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就好像看着一个孩子从孕育到出生再到长大,十堰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可分割了。”石绶先补充道。

“但在我们心里,‘山化’永远是别样的存在。”谈起往事,崔军武颇多感慨。他说,在近70年的发展中,青岛科技大学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在橡胶领域成果突出,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希望学校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中,把我们的“拳头”专业做得更好、更出色。希望在校大学生努力学习,未来之路越走越宽广。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唐冬梅告诉记者,当年一起来十堰的近百名毕业生,正是秉持着“团结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工作中“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他们不管是在生产一线、管理部门,还是在后勤战线、教育岗位,都逐渐成长为了各领域的骨干。涌现出了包括崔军武、李志芳、黄家宝等在内的6位厂级干部、20多位中层干部、大批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一代又一代科大学子、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做出了榜样。

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年青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史诗。“最重要的是要有家国情怀!”崔军武说,“我们这辈人物质条件不好,经历坎坷而又丰富,但支撑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他希望在校大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用朴实无华的奉献诠释青春和梦想的力量,用勇承重载的拼搏书写爱国和奋斗的篇章!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860期头版)

上一条:青科大6个党组织入选教育部和山东省高校党建示范和质量创优培育创建单位

下一条:学校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期推进会暨院级党组织书记“师情”大调研督查会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