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青团》2022年第9期以《青岛科技大学团委:扎实开展体育综合育人探索与实践》为题,刊发了学校“校园联赛+自主锻炼+课堂教学”三平台一体化体育综合改革特色经验,全面介绍了学校共青团主动融入基于“三平台”体育综合育人创新实践、助力学校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典型做法及实践成果,是学校共青团坚持“党建带团建”、落实“主责主业”的鲜活体现。
《中国共青团》杂志是共青团中央主管主办的面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工作指导刊物,被定位为“指导工作的载体、交流经验的平台、理论研究的阵地、干部成长的课堂”,担负着深入宣传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职责。《中国共青团》的前身《团内通讯》创刊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见证了共青团的发展历程,被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誉为“团内《求是》”。
报道全文如下: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扎实开展体育综合育人探索与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帮助青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青岛科技大学从为党育人的战略高度,以“以体为本·出彩人生”为理念,以“爱体育·兴科大”为引领,构建“校园联赛+自主锻炼+课堂教学”三平台一体化体育综合改革新路径。学校团委将体育综合改革、“三走”活动、“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全民健身活动有机融合,立足提高青年学生身心素质,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共青团体育综合育人新路子。
广泛开展“多元化全员性”校园联赛
在校园联赛平台,聚焦“常赛”和“专项运动技能”目标达成。学校团委通过成立校院两级共21个大学生体育联盟,制定《大学生体育联盟章程》统筹学校各级各类联赛组织,制定《校园联赛赛事管理办法》硬化各级各类联赛管理;突出学生中心,设置联赛项目;实施三级联动,协同联赛运行,形成了人人参赛的良好氛围。通过刚性制度支撑校园联赛方案落实落细,将学生参与校园联赛的情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学生参赛情况、受表彰情况纳入学期综合测评考核,作为其参加评选表彰的基准参考依据,按学生表现授予0.5个素质拓展学分。校园联赛平台考核结果,纳入自主锻炼平台1学分的体能健康课程体系,跟学生毕业总学分直接挂钩。
学校团委牵头以俱乐部训练、校园各项联赛、外出参赛为主,落实以赛促练,积淀体育文化。倡导师生协同组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培养和打造一批竞赛业绩突出的体育运动青年学生典型。学校设有31个体育武术类社团,每年举办3000余场次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学校首届排舞大赛等20余项学生喜爱的比赛活动,形成“月月有联赛,周周有比赛,人人都参赛”的良好氛围。2020年1月至今,在学校体育联盟的统筹安排下,全校31个体育类学生社团共开展联赛955场,32387名青年学生参与比赛,1253名青年学生通过联赛进入体育俱乐部,285名青年学生代表学校参与省市、国家层面高水平竞赛,累计获奖78项。校团委久久为功,先后组织了19届“秋之实”大学生体育文化节,于10月份开幕的第20届文化节,搭乘校园联赛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共设置各级各类校园联赛149项,涵盖篮球、足球、羽毛球等30余种体育类别,让有体育兴趣的青年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总有一款适合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特色体育项目方面,“科大杯”足球赛已连续举办33届,青科大足球队曾获全国足球锦标赛冠军、五人制全国足球联赛亚军,帆船队获全国学运会冠军、大学生帆船锦标赛总成绩亚军、长航赛冠军等。
深入实施“我运动我快乐”自主锻炼
在自主锻炼平台,聚焦“勤练”和“基本运动技能”目标达成。学校团委在全校范围内启动实施健康跑,青年学生在大学前6个学期内参加一定次数跑步,男、女生设定不同公里数、配速要求,不达标者不记入有效次数,完成6个学期跑步内容要求后,根据情况认定成绩并获得学分。以各学院、校区为单位,由各单位网站每月进行一次体能训练完成有效次数的数据公示,对未完成者给予警示并通报,按规定取消当学期评奖评优资格;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餐券”等奖励。
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各项校园马拉松活动,通过发挥学生骨干带头作用,激发学生健康跑的热情。党委书记马连湘参加全校共青团校园联赛成果路演暨首届青年学生跳绳大赛,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克正走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校园跑主题团日;全省首个校园马拉松在学校拉开帷幕,1000余名青年学生以运动的青春风采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爱体育·兴科大”毕业跑活动,鼓励毕业生们在新的人生阶段继续积极奋进、砥砺前行;学校青马工程学员在“青春心向党·奔跑新征程”学生骨干跑步活动中开营,2000余名青年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举行“冰情雪韵”,挖掘冬奥会育人价值,举办“助力冬奥”雪雕文化节、大学生体育社团学冬奥嘉年华活动。多彩的自主锻炼让运动成为青年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新的营养剂,成为课外体育自主锻炼和各级体育联赛融合的催化剂。
全面融入“新理念新知识”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平台,聚焦“学会”和“健康知识”目标达成。学校共青团创新思路、硬化管理,将青年学生课外自主锻炼和校园联赛情况纳入课程体系管理,让青年学生认识体育、学习体育、拥抱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受益体育更加主动自觉,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成为习惯。
学校团委通过设立《体育健康课》1个必修学分,把健身跑的公里数和有效次数以及参加校园联赛次数引入1学分成绩评价体系,同步嵌入体育课程体系,以“硬杠杠”引导青年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实践中来。在体育课程构成中,纳入平时表现成绩,成绩构成包括平时成绩30%、基本素质40%、知识与技术30%。将体育课成绩与评奖评优工作挂钩,体育成绩达不到80分,取消各级各类团属荣誉评奖评优资格。鼓励具有体育特长的青年学生申请加入体育俱乐部,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的竞赛及各种体育活动,获得与体育课程学习等同的体育成绩和体育学分。鼓励学生开展体育竞技科技创新,学生申报的2021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会调查报告《以体育人——基于山东15所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入围全国终审决赛,取得了共青团融入体育课程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积极推动“校园联赛+自主锻炼+课堂教学”三平台协同融合
学校共青团积极推动课堂教学、自主锻炼、校园联赛“三平台”协同融合,引导青年学生学习体育文化与精神,产生运动内生动力;掌握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参加体育比赛,锻炼意志品质,增强身心素质,实现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形成协同共生融合的有机整体和生动格局,进一步擦亮学校足球、帆船等体育品牌,培育更多影响力大、青年学生参与度高、育人效果好的体育品牌。大力倡导青年教师、青年学生协同组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培养和打造一批竞赛业绩突出的体育运动青年学生典型。
学校团委突出以信息化、数据化手段,以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媒体矩阵嵌入体育综合育人元素,推动“校园联赛+自主锻炼+课堂教学”三平台一体化协同融合运行。联合学校网信办、信息学院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爱体育”APP、大学生“体育+”协同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体育综合改革线上线下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将青年学生在体育课程、自主锻炼、校园联赛环节中的目标设定、过程管理、结果分析等纳入互联网,打造“智慧体育”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体育综合育人制度化联通、信息化贯通、思政化融通,达成“教有所乐、学有所悟、练有所成、赛有所享”和“人人有爱好、人人有特长、人人有提升”体育实效。
主动构建“体育思政”共青团育人体系
学校共青团积极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善于用好“大思政”理念,“跳出体育抓体育、用好体育抓思政”,将“课程思政”融入青年学生体育教育全过程,联合教务处、学生处、体育学院等,融通思政课教师、体育教师、辅导员、团干部队伍,深挖课外体育锻炼、校园联赛等体育本身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元素、资源、功能、价值,统筹青年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进取精神、意志品质等,既推动体育锻炼与体育竞技、体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对接融台,又深化体育元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对接,大力探索“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打造“体育课程思政”体系。
学校团委结合校园人文景观、建筑群、功能区域等,累计设置了36个红色打卡点,分别以党史团史学习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创新理论等作为打卡点的标识,以学生在跑步等实践锻炼时长计入体育成绩,并嵌入红色基因等思政元素。这36个打卡点,采取借景应景的方式,形成5个闭环,既相对独立又完整统—,将思政与体育内涵融为一体。同时,将思政课、形势政策课内容学习与测试纳入健身跑中,根据跑步有效次数获得答题机会,学生跑的越多、答题机会越多、成绩也就越好,答题成绩占形势政策课成绩15%,极大提高了青年学生锻炼积极性。推出了《爱体育·兴科大》青年体育微视频,展示了全校青年的运动范儿,释放了以体育人的正能量。
学校团委依托体育综合育人,服务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效果明显。青年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逐年提高,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学运会帆船大学组冠军、省大运会跳远冠军等100余项赛事荣誉;心理健康水平持续向好,幸福感指数明显提高;跑步里程、参加校园联赛数连续提高,2021级青年学生“健康跑”月均16.6公里/人,32387人次参加955场次联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2021年,新生体育运动参加率达100%,荣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领域国家奖项145人次、省级奖项944人次,毕业生考研率32.6%、就业率96.9%,居全省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青岛科技大学团委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思路路径,扎实推进青年学生在体育中提升“志气、骨气、底气”,引导青年学生在体育中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主旋律,向党的二十大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