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机电学院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利用创新实验室和实验中心、拓宽实践实习渠道等,搭建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经费平台、参赛平台、校内平台、校外平台”等“四大引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形成了机电学院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擎一: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形成自上而下完善的指导体系,搭建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经费平台。机电学院成立学生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立项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指导体系和奖励促进机制,设置32学时创新与创业课程,自2014年开始,学院每年筹措经费2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其中1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立项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对于已经立项的项目,学院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经费支持;对于部分未获立项的项目,但有较大创新价值和应用潜力的项目,学院将继续支持他们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帮助学生申请专利,实现成果转让等。
引擎二: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形成了“一院五赛”、师生广泛参与的局面,搭建起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参赛平台。依托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节能减排协会、机器人协会、帆船游艇协会、挑战杯创新协会等开展“一院五赛”专业竞赛、技能大赛,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进行横向交流,做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
引擎三:依托机电学院现有创新实验室、实验中心,利用现有实验设备,搭建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内平台。依托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虚拟平台的建设;以青岛科技大学机器人中心为依托,让学生业余时间参加高科技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际化机械类人才培养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依托,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利用与日本株式会社ALPS技研合作,成立青岛科技大学创业与创新中心,组织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大赛;学院筹措资金成立3D打印实验室等。为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实验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机电学院统一安排,利用课余时间开放3D打印实验室、机器人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并安排相关教师进行指导。
引擎四: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基础上,机电学院积极拓宽渠道,搭建起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外平台。利用教学资源,接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教辅工作;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将学生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转化;密切与企业合作关系,拓宽大学生实习实践渠道;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牵引,带动学生科研项目,搭建本科生科研大平台;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定实施各项措施,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创业,2015届、2016届毕业生6人自主创业,学院、学校积极为他们提供培训、场地、宣传等支持,帮助他们的公司更好的运营,也为学院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大学生创新创业硕果累累:2016年,机电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院直接参与校级以上科技竞赛的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次,200余人次在国家级以上大赛上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10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9项;山东省一等奖31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35项。5名学生获评2016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客、5名老师获评2016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创新导师,1个社团获2016年山东省优秀科技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