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校园传真 >> 正文
数理学院创新“三个一”模式引领暑期社会实践走深走实
作者:刘敏 丁璇思  审核:李雯雯 来源:数理学院  编辑:刘奕辰 点击:[] 日期:2025年08月13日

为深化实践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数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部署要求,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创新构建“一个专项引航、一套体系护航、一种特色成长”的“三个一”实践育人模式。学院组织389名学子奔赴省内外开展服务,引导青年在学思践悟中传承红色基因,在专业赋能中服务基层发展,在协同联动中实现π型成长,将暑期社会实践打造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

创新探索:“一个专项”架设党团青年实践连心桥

学院精心编制《走遍山东学雷锋》研学指南,系统整合全省16地市95处学雷锋阵地资源,为学生返家乡实践提供精准导航。本科生党支部持续深化“学雷锋”品牌活动,组织50余名党员骨干开展党团联动专项行动——走访一处学雷锋基地、体验一项志愿服务、带动一个社群参与、采访一位典型人物、创作一个推介作品。学生们分赴济宁青少年宫、威海雷锋巷、青岛星河路餐厅、烟台革命历史展览馆等地开展爱心助学、环境整治、敬老送餐、义务讲解等服务,通过“家庭课堂”“邻里分享”传播崇德向善理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青春光彩。截至目前,本次实践累计带动校内外群体300余人次参与。

扎实推进:“一套体系”织密青年实践保障网

实践过程中,学院构建“指导教师-实践队长-团队成员”三级管理机制,形成全流程管理体系。指导教师全程跟进实践队的日程安排、内容设计与安全预案,通过建立专属沟通群组,实时掌握40支队伍的实践动态,确保“重要问题当日结、实践进展全透明”;实践队长经严格选拔,兼具责任心与执行力,切实承担“上传下达、统筹协调”核心职能;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形成“调研-执行-反馈”的高效协作链条。两支团中央专项队伍率先启动,多项实践活动亮点纷呈:“星耀华夏”志愿宣讲团走进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安丘市兴华幼儿园等地,以故事讲解、知识科普、互动体验等形式,生动诠释“两弹一星”精神;推普实践队深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什川镇地八村岳坪小学,创新“方言课堂+科普讲座”形式,将国家通用语言推广与红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有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多元赋能:“一种成长”厚植π型人才新沃土

学院立足学科特色,依托雷锋式团支部、书香班级、科普班级三类特色班级建设,组织化推动实践育人与特色发展双向赋能。雷锋式团支部聚焦志愿技能提升,团支部青年学子依托家乡近百处学雷锋典型阵地就近开展志愿服务,并针对典型雷锋式人物开展深入访谈,完成50小时学雷锋心得记录。书香班级聚焦文化自信培育,青年学子走进开展社区、学校文化普及活动,烟台杨子荣社区的实践团队以“数字矩阵传薪火”为主题,将胶东革命精神与当代基层治理相结合,为居民深入浅出解读革命精神。科普班级聚焦科学精神普及宣传,实践团队走进济南槐荫区等10余个社区开展多样性的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及送科普电影进社区活动,广受居民好评。“班级特色+实践锻炼”的跨界赋能模式,有力促进了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π型成长,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

上一条:党委副书记沈文青带队开展“夏日送清凉”走访慰问

下一条:学校举办纳米材料与生命医学检测暨化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