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我校饮食服务中心与青岛千禾原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签订“农校对接”协议签约仪式在即墨市段泊岚镇镇政府举行。后勤处副处长兼生活中心主任曲波、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杨萍以及即墨市段泊岚镇镇长宋修强、副镇长徐法强、段泊岚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其昌以及青岛千禾原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方桥出席了签约仪式。
为了更好的保障师生员工的食品安全,提高饮食服务质量,我校饮食服务中心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就多方探寻“农校对接”的渠道,最终选定了青岛千禾原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对接单位。青岛千禾原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6月的专业生态农业发展机构,位于即墨市优质蔬菜示范区段泊岚镇,现有成员112户,注册资金126万元。合作社现有种植、养殖区面积800亩。我校与青岛千禾原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农校对接”协议的签订也标志着我校成为驻青高校中首家实现了农产品采购的“农校对接”。
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庆和陕西7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2010年7月,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在天津召开了首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农校对接”的工作主要内容在于加大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设施投入、增强进入高校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扩大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采农产品规模以及建立“农校对接”渠道等方面。它不仅可以减少高校农产品采购环节,降低学生食堂采购成本,还能更好地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对促进高校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在签约仪式上,后勤处副处长兼生活中心主任曲波对今后的“农校对接”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饮食服务中心与镇政府进行多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多合作,并实现直接对接;二是希望农产品企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中间环节,保持价格合理性;三是希望这个对接平台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保证为学校食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