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校园传真 >> 正文
中德学院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第一次学生代表隆重召开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终审: 点击:[] 日期:2009年10月26日

10月的青岛,天高云淡,秋风送爽。24日上午9时,中德学院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在崂山校区第一报告厅隆重开幕。校团委书记刘传华、国际学院院长张宜恒、学生工作武装部(处)副处长李淑贞、中德学院院长王守城、中德学院党总支书记郭曰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团委书记郭金明,我校部分兄弟院部分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以及112名会议代表等出席了大会。大会第一阶段由中德学院分团委书记李春家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郭曰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郭曰铎首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过去九来我院团学组织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全院团员学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中德学院团学组织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团学组织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为方针,引导团员学生坚持爱国主义,刻苦学习,筑牢知识与能力基础,树立国际化意识,努力提高国际化事业竞争能力。

校团委书记刘传华代表校团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共青团工作的学院党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代表向全院团员青年致以亲切的问候。他高度评价了九年来中德学院共青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中德学院团学工作是我校开展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青年工作交流的窗口,面对横跨中德两国、三地、四校合作办学的形势,中德学院始终围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不断探索青年工作新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希望新当选的第一届分团委委员会和学生会委员会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秉承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创新的思维带领全院团员学生开创中德学院团学工作新局面。

学院工会主席王林同志代表学院工会、机电学院分团委书记熊奕奕同志代表兄弟院部团学组织向大会致词。开幕式上宣读了同济大学、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校友会的贺信。

大会第二阶段由大会秘书长于本亮主持。分团委书记李春家做了题为《以世界眼光审视共青团工作,以国际思维引领共青团工作,继承传统,锐意创新,谱写中德合作办学共青团事业新篇章》的报告。李春家在报告中确立了本次大会的主题,对中德学院成立九年来我院共青团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新形势下做好共青团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今后几年我院团学工作思路和措施,指出今后学院分团委要围绕培养国际化人才工作中心,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中德合作办学形势下共青团建设,提升共青团服务中德合作办学的能力和水平,用世界眼光审视共青团工作,用国际思维引领共青团工作,继承好传统,巩固好品牌,建立新机制,实现新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进中德合作办学各项事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院学生会主席苗添豪做了《立足新起点,明确新任务,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化意识的服务型学生会》的报告。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了工作经验,对学生会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学生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选举产生了9名团委委员和11名学生会委员。并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分团委书记、副书记、院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的人选。

10月24下午大会闭幕。院长王守城、党总支书记郭曰铎出席了闭幕式。院长王守城发表了讲话,代表学院向本次大会的圆满成功、向新当选的院分团委委员、学生会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第一届分团委委员、学生会委员及各位代表提出了殷切的要求和希望。

这次大会,是我院努力建设建设多元化合作、多学科/专业,多培养层次(学士、硕士、博士)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继往开来,全面总结回顾了九年来我院共青团和学生会工作,规划了我院“十一五”建设征程中的团学工作,听取了院党总支、校团委、院行政等领导的重要讲话,对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必将谱写新时期我院团学工作的新篇章。

向大会发来贺电的还有中德学院海外党支部、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德国际学院等15家组织和单位。

 

 

上一条:自动化学院举办新生篮球赛

下一条:环境学院开展考研报考指导大会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