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许桂锋,班主任代表郝文胜,学工办主任杨利等赴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就本科学生教育管理、导师制和工作室制进行调研。
在调研中,先后与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马春东教授、党总支书记王永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薛刚教授结合艺术人才培养,围绕教学改革、就如何完善专业培养体制,培养新形势下应用型艺术人才展开。由于两院与我校艺术学院在办学规模、师资条件、管理体制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工作室制以来,学院的学风建设、学生科研和创新、学生考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现有的辅导员制为基础,通过为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实践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引和教育,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结合、严格管理和亲情感化的结合。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通过工作室制来促进专业教学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专业发展、课程设置上下功夫,通过把专业做精、做强、做出特色、做出亮点来不断完善和深入工作室教学制度,深入和细化了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格局。
通过调研,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和工作室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对传统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一种更加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制度设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艺术学院将在本科生中进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工作室制工作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