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都有大学生义工在这所接收弱智学生的特殊学校里助教。三江学校校长战永华说,从2006年开始,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为这些特别的孩子奉献爱心,尽管大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六年间爱心接力从未间断。
付出爱也收获爱
翻看三江学校的大学生义工助教记录本,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遗漏,这是因为大学生疏于记录。他们来到这里做义工,并非为了学习经历多些精彩,需要学校、社会去认可,而只是单纯地想帮帮这些可怜的孩子,因为他们每时都被感动着。
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宋玉娇到三江学校做义工半年多了,错过了一些学习和活动的机会,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放不下那些特别的孩子。宋玉娇说,一个冬日,做义工时因为堵车迟到了,于是她和同行的同学用力跑,结果到三江学校时已大汗淋漓,于是就解开了外套的纽扣。当时她帮教的是一位17岁女孩,有些自闭倾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见到宋玉娇时,女孩不但立刻安静了下来,还抬起手笨拙地为她系上了纽扣。那一刻,宋玉娇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她付出了爱,也收获了爱。
还有一次,宋玉娇教一个弱智小男孩上手工课,看到他每次都把材料弄得一团糟时,都会鼓励他:“没关系,慢慢来,我相信你。”为了让小男孩尝试成功的喜悦,宋玉娇做了同样拙劣的模仿。意想不到的是,小男孩拍拍她的肩膀说:“没关系,慢慢来,我相信你。”那一刻,宋玉娇眼睛都湿润了。
青岛大学商学院学生刘娇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天使,只是被忽略了。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折翼的天使找寻属于他们的天空和自由。”
你的故事有我愿意听
最近的每天上午11点半,青大法学院大一学生姜鑫都要匆忙赶到公交321路松岭路站,与两名同学会合后,一道乘车赶往位于四方路的三江学校做义工。为了赶时间,刚下第三节课的他在路边买了个加蛋加肠的煎饼果子作为午饭,再瞅瞅那两位同学,手中拿的也是煎饼果子。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他们在青岛路站下车,开始步行,下午1点钟抵达三江学校时,发现文学院、商学院的四名同学早已到达。
一到三江学校,姜鑫就到处找一年级学生小凯(化名)。“上次我来学校时,小凯一直跟着我,和我聊他的故事。他是莱阳人,很单纯,唱歌也好听,放学时他爸爸来接他,他非要和我说再见后才回家。”
身为独生子女,姜鑫在家里几乎没体会到做哥哥的责任和幸福。“在这里,有一个这么弱势的小孩需要你,自我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在大学,做义工并非硬性任务,但是报名者踊跃,靠的是口口相传的感动。同是青大法学院学生的李海燕说,自己每次做义工回去,都会给舍友讲起这些弱智孩子的故事,有时会用手机将他们的声音录下来,大家都很乐意听。在她的影响下,宿舍另外5名女同学都报名参加了义工,但受人数所限,大学生们到三江学校当义工是间周轮流,为的是让更多的大学生能体味这种感动。
发自内心地想帮帮他们
“少年强,心飞翔,断了路梦在天上。败不降,最坚强,泪擦干挺起脊梁……”在铿锵有力的《少年强》歌声中,三江学校30名鼓乐队成员卖力地敲着鼓,打着锣。站在这间不大的音乐教室里,看着指挥老师边喊边用力做着示范,看着孩子们费力地敲着,学生身边的大学生则手握那些弱智孩子的双手,帮他们努力跟上节奏。这些场景,让强烈的感动涌上心头。
同样感动的还有大学生义工。“小雷今天肚子疼得厉害,汗流满面,可是他还是坚持参加训练,真令人感动。”大学生义工张露颇为感慨地说道,“想想自己有时会因为一点点困难,一点点不舒服,一点点惰性就放弃努力,跟这些孩子比起来,有些惭愧。”
“小新基本没有节奏感,争取了好多次才被学校鼓乐队接纳,结果太用力把鼓槌都敲断了。”大学生义工王金勋说,训练时自己一直握着他的手,强烈地感受到他的投入。
大学生义工乔欣说,有的孩子为了完成一幅并不复杂的画,用油画棒整整涂了90分钟。“看到那些孩子,心里总是很痛,替他们惋惜,替他们的家长忧虑,发自内心地想帮助他们。”大学生义工司娟说,每次做义工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心里感觉特别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