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网青岛讯(通讯员 曲明)在青岛科技大学,汪传生教授给人的印象是工作严谨,为人谦和,处事低调,爱生如子。2007年教师节前夕,汪传生凭借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先后获得了“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劳动模范”、“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回首近三十年的高教生涯,汪传生感触良多:“作为人民教师,教育学生要用爱心,课堂教学要有责任心,科研工作要树立恒心,为人处事要讲良心,名利面前更要虚心。”
啃硬骨头拿下国家大奖
多年来,汪传生教授一直致力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与设备和机电一体化及计算机模拟等方向的研究,曾先后承担完成国家、化工部“七五”、“八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市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横向项目近30项。在这些项目中,让汪教授感触最深的是他历经十几年潜心研究,经过上万次反复实验而完成的“同步转子密炼机技术”。
密炼机是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八十年代中期,随着轮胎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子午线轮胎的迅速兴起,普通的异步转子密炼机已难以胜任,因此必须开发新型转子密炼机。在国内,密炼机大型机台则主要依靠进口。为打破国外垄断,自1987年起,汪传生就一头扎进了密炼机的研究中。项目研制之初,许多人根本不认同这个设想,认为搞“同步转子”简直是异想天开。但越难啃得骨头就越要试试。没有资料和经验可借鉴,汪传生就带领同事们在大胆设想的基础上反复试验,十几年里,他们做过上万次试验,前前后后设计过上百对转子,而做密炼机试验最大的特点就是脏,每次试验完毕走出实验室,汪教授全身上下都是炭黑,简直就是个“黑人”;没有用户,就一次又一次跟厂家联络、洽谈,十余年间,他们先后联系过几十家用户,有时甚至全然不考虑经济效益。
1989年,经过多次联系、洽谈,由上海橡机厂试制的50L销钉混炼室密炼机在潍坊橡胶厂使用。前后40多天时间里,每天清晨五点汪教授和他的同伴们便起床去赶火车,白天在车间里跟工人师傅们一起进行机台安装、调试和试验,进行技术指导,夜晚十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乘火车赶回青岛。经过努力该厂生产的微型传送带合格率达100%,达到了出口要求,并于1992年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后来,他们进行同步转子密炼机中试时又先后跟黄岛、胶南的一些厂家进行合作,也都是天天奔波于学校与工厂之间。那种辛苦、劳累没有亲自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但汪教授却丝毫不以为苦,因为随着一次次试验的完成,他们的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艰难的起步阶段,坚冰终于被打破。1990年,汪教授负责研制的“同步转子密炼机技术”正式立项,后来在双星集团应用,受到厂家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后来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完善,1999年汪传生将第三代同步转子密炼机技术再次放大到大中型密炼机,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赞誉;2002年,汪传生以“同步转子密炼机”项目捧得了迄今为止我国橡胶机械领域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我国橡胶机械研究专家两代人的梦想。同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十余项,另外,先后获得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青岛市技术拔尖人才”、全国化工和山东省优秀科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言传身教爱生如子
作为机电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汪教授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从来没有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他时刻告诫自己,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汪传生把学生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亲。教学过程中,汪教授非常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一年暑假,为解决学生们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汪教授放下手中的事情,亲自带领他们去了招远的一家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为使学生们了解本学科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每学期汪传生都会几次带学生到工厂去,每次去他都会深入车间,亲自为大家现场讲解。作为主讲教师,汪传生主要承担了本、专科生及研究生课堂教学、专业实验教学以及毕业实习及设计,近几年已先后培养了几十名化工过程机械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中大部分考取了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研究生。
作为项目负责人,“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课程2004年获青岛科技大学优秀课程,同时作为学校的精品课程进行了立项,200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作为项目负责人他还承担了山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目前已投资近千万元。在教学过程中,他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书本上的知识和技术与目前生产中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技术的关系、国外技术与国内技术的关系融会在一起,不依赖教材,深受学生欢迎。1997年他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0年获山东省实验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和2002年获山东省实验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他所负责完成的“小型密炼机智能控制系统”2004年获山东省实验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所负责的“橡胶机械专业实验室”分别于1990年、1991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实验室和国家教委先进实验室。2008年作为学科负责人,所负责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干哪一行就要把哪一行干好。”这是汪传生教授经常对他的学生们说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却饱含着汪教授对事业执著追求的坚定信念。他是这样要求学生们的,也是这样做的。
火车头让老学院充满新动力
汪传生教授不仅是一位成功的科研工作者、教学的行家里手,同时也是一位创新型的管理者,是学院发展的领头羊和火车头。
在学科建设方面,作为院长,近几年他带领学院实现了飞跃式发展。2005年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学术带头人,成功申报了化工过程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博士点,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硕士点一级学科,以及精密仪器及机械、工程力学两个硕士点,化工过程机械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学术带头人,成功申报了化工过程机械泰山学者岗位,化工过程机械“十一五”山东省强化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十一五”山东省强化重点实验室,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实现了机电学院博士点和省级强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机械工程训练中心两个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项目,先后获得了一千万元的支持。
作为院长,汪传生深知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机械工程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就必须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此,汪教授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之路。他在国内高校中首创了以培养学生国际就业思维的大学生就业新模式,即与日本株式会社阿尔卑斯技研联合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和ALPS国际机械工程师培训中心。大学生通过在两个中心的锻炼,既了解了适应国际化创业的要求,又学到了适应国际化的本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些学生在公司经过短期培训后,已到日本欧姆龙、松下、日立、帝国邮电等大公司外派工作,真正实现国际化就业。这个项目的开展为学校在国外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重要媒体大篇幅报道。
汪传生还积极倡导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不断吸收国外大学先进办学理念。目前他所在的学院已经先后与韩国汉阳大学合作办学,吸收了他们重视基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等先进的办学理念,制订出了适合中韩两国文化背景机械学科“3+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韩国全州大学合作办学,吸收了他们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先进教学理念,制订出了适合中韩两国文化背景机械学科“1+7”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澳大利亚微电子中心合作成立了中澳机器人研发中心,不断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2007年举行的我国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顶级赛事——中国机器人大赛暨国际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国公开赛上,该中心第一次派队参加国际大赛就一鸣惊人。在2008年举行的世界杯国际机器人足球大赛中,青科大机器人足球队参加了2个比赛种类中8个比赛小项的角逐,最终5个小项中获得1项亚军、4项季军和1项第4名的成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获奖大户”,同时实现了自组队以来在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上零的突破。
汪传生喜欢那种始终在路上奋进的感觉。“在路上,不断前行你才会发现身边的风景如此的美好”。十几年来,汪教授用他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在科学的王国里不断探索,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成绩,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懈怠,仍在执著地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