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来源:山东省教育厅网站
在日前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全运会短道速滑项目比赛中,青岛科技大学的236名志愿者用“微笑服务、主动服务、热情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媒体记者和观众的高度赞誉。
此次冰上项目的志愿者招募活动采用“馆校对接”模式,赛会志愿者全部来自青岛科技大学,成为青岛市志愿者选拔的一次新尝试。 “之所以选择与青岛科大对接,主要考虑的还是区域布局和专业两方面内容。青岛科大距离‘钻石’体育馆比较近,给志愿者培训、上岗等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另一方面,青岛科技大学曾组织学生参加过奥运会、残奥会的城市运行、观看火炬传递、抗击浒苔等志愿服务活动,有着较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同时,大学生的专业性较强,可以根据专业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十一运组委会工作人员表示。
作为本次馆校对接高校方的青岛科技大学,充分利用校园论坛、海报、广播等媒体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同时建立周密的联络通信网络,抽调校团委、学生会骨干全程配合团市委、志愿者部的选拔面试、定人定岗和管理运行工作。落实馆校联动机制,为参与服务志愿者协调请假、餐饮等相关事宜,对优秀志愿者给予学分奖励和校内荣誉称号。“学生在得知十一运冰上项目志愿者将从自己的学校选拔后,热情很高,很多学生为了准备初试,提前半个月回到学校,查找相关资料,模拟面试场景。”青岛科技大学团委老师表示,大学生当志愿者有较大的优势,他们有极高的热情和兴趣,并有着较高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志愿者经历的锻炼,学生能够在服务中体会到高层次的团队协作精神,将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比赛期间,赛会志愿者与组委会各部门融合在一起,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赛事。抵离服务、运动队接待志愿者早出晚归,为各类客户群提供了“一站式”、“管家式”的周到服务;安保验证志愿者虽然看不到比赛,但他们坚持微笑服务、文明服务,每天上岗时间超过10小时;志愿者按照“奥运标准”,把灿烂微笑和专业服务传承在全运的赛场上;竞赛组织志愿者和拉拉队志愿者冒着低温奋战在赛场一线,确保了比赛的精彩进行。 据统计,比赛期间,赛会志愿者共为运动队、裁判员、记者、观众等各类客户群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25760小时,为赛事有序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比赛中,那些富有青春活力的志愿者赢得了参赛队员和主办方的一致好评。目前,全体志愿者稍事调整后已经全部投入到了花样滑冰项目的服务中来,他们将用真诚与热情为全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