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岁时失去双手,花费4年时间学会用双臂夹着笔写字,电脑打字每分钟能打40多个字……青岛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05级学生曹豪哲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整个大学校园,他也成为2008年青科大年度人物之一。昨天,记者走进青科大,近距离接触曹豪哲乐观坚强的平常生活。
无手大学生心态乐观
昨天下午,在青科大崂山区校区,记者与曹豪哲如约相见。尽管之前记者对曹豪哲已有些了解,但眼前这位身体微胖的帅小伙与想像中的无手学生仍很难联系到一起,直到他将手臂从口袋里拿出来,记者这才发现他的胳膊比常人短了一截,双手几乎全都没有了,右手剩下一只小拇指,左手有一只大拇指,但早已失去了灵活性。
“我什么都能干,写字、用电脑,做简单的饭也不成问题,遗憾的是不能像饭店里厨师一样掂着大勺炒菜……”聊了没几分钟,曹豪哲就开始爽朗地大笑。“如果你被人打了之后,天天惦记着,就像有人天天打你一样,自己折磨自己,哈哈……”他的乐观心态展露无遗。
5岁时遭电击痛失双手
曹豪哲告诉记者,他老家在吉林延吉,家附近有很多木器加工厂,5岁时贪玩的他爬到了一个木头堆起的一座“小山”上,无意间碰到了“小山”上的高压线,几千伏的高压线将他瞬间“掀”到地上,从此他失去了双手。
“那时候年龄小,对失去双手没有太多感觉,只是觉得疼。”曹豪哲说,直到8岁他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只能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附近一所小学。“没法用手写字,我只能用两只胳膊夹着笔写,当时伤口还没有好利索,写一会儿伤口就会磨出血,胳膊和肩膀也酸痛得要命。”曹豪哲说,起初他一道横都划不直,但四年后他已能记笔记了,成绩也从班里倒数几名变成了前五名。凭借这个成绩,四年级起曹豪哲顺利“转正”。
无脚人的书解开他心结
成绩上去了,但曹豪哲仍摆脱不掉苦闷。“懂事后,我开始接受不了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身体上的缺陷让他变得沉默寡言,也不再合群。“我那时很少和父母交流,他们也不太管我,怕给我增加压力。”
就这样过了两年,一本书打开了他的心结,曹豪哲说:“书名我忘了,只记得作者是用脚写的,他比我还惨,都能活得那么坚强,我又有什么理由悲观呢?”想通后,曹豪哲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除了能刷牙、洗脸,他还学会了煮饭。
曹豪哲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进入高中后,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第一、年级第五,2005年曹豪哲以高出吉林省本科线121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青岛科技大学。
大学遗憾没过集体生活
因生活不方便,学校允许曹豪哲在校外租房住,父亲曹范春在青岛陪读。曹豪哲租的房子距离青科大校园步行有10分钟的距离,是一个三间房的小院子,每月租金350元,没有课的时候曹豪哲就待在这里。
面对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活,曹豪哲说自己的大学生活非常充实,惟一遗憾的是没有过上集体生活,“不能住在宿舍里,觉得大学生活少了一些味道。”曹豪哲说。
曹豪哲所在班班长吴飞虎却认为,性格开朗的曹豪哲早已融入到同学中,还被评为青科大2008度“十佳学生道德模范”。平日里,曹豪哲最喜欢踢足球,还是班里足球队的主要得分手。“参观啤酒厂、海边烧烤等,我们班组织的很多活动都能看到曹豪哲活跃的身影。”吴飞虎说。
想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
“他身残志不残,树立了一个坚毅不屈的榜样。”这是青岛科技大学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给曹豪哲的评价。“4年来,曹豪哲用他的坚强感动了科大校园。”曹豪哲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支部书记王军告诉记者。
曹豪哲现在正忙着到处参加招聘会。“参加了4场招聘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曹豪哲说,“参加招聘会很难得到面试的机会,我就跟企业联系直接上门面试。”曹豪哲坦言,在没有成功的三次面试中,身体上的缺陷也许是主要原因,但他已学会坦然接受他人以异样的眼光注视自己,“没有关系,身体上的缺陷并不代表我能力上有缺陷。”曹豪哲说,现在他最着急的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单位实习,“只有到了岗位上,我才能证明自己并不比正常人差。
相关新闻
无手大学生
遇求职难题
在记者采访曹豪哲的时候,曹豪哲父亲曹范春一直在门外静静地站着,记者上前表示要采访时,他却指指自己的喉咙,然后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了“喉癌”两字。原来,曹豪哲上高三时,曹范春患上了喉癌,手术费花了3万元,工作也没了。曹豪哲的母亲现在还在老家,曾经从事的服装批发工作也早已停摆,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曹豪哲在爱尔兰打工的哥哥。
当记者向曹范春夸奖曹豪哲非常懂事时,他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记者采访结束准备离开时,曹范春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了一句话,“帮助孩子找份工作好吗,求你们啦。”写完后,曹范春不好意思地看着记者,一步步把记者送出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