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媒体科大 >> 正文
青岛科大研究生就业形势乐观(通讯)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终审: 点击:[] 日期:2008年11月25日
媒体来源:科学时报
 
在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率却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第一。在研究生报考人数正在回落的趋势下,青岛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01年以前的300人以下到2007年的1454人,增长了4倍多,年增长率达3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10个百分点、山东省平均增长率16个百分点。
 
特色+专注=市场认可
 
“教育也应打出品牌,形成特色,这样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处)长王永岩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我们十分注重挖掘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色。我校是在原化工部学校基础上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因此我们重点发展化工、化学、材料、机械、自动化和信息等特色和优势学科。”
 
王永岩介绍说,近3年学校先后建立或正在筹建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强化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行业技术依托中心。自2001年以来,学校已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研究生的教学和工作条件,重点支持和发展这些优势学科,在材料、化工、化学、机械、动力、自动化和信息与控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正是靠不断挖掘自己的特色,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培育自己的强势学科,使得青岛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越来越受到如中国电波研究所、青岛港集团、阿尔卑斯有限公司等众多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认可和青睐。
 
强化管理 奖罚结合
 
为强化研究生管理和方便对研究生实行动态监管,青岛科技大学引进了一套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对研究生实行信息化管理。王永岩表示,通过这套系统,学校实现了研究生基本信息、选课、成绩登记和查询、中期考核、毕业资格审查等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完善了办公信息化管理,从而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王永岩介绍,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研究,学校坚持“奖罚结合,以奖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各种奖励体系。除了正常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之外,青岛科技大学还开辟了优秀考生奖、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奖、研究生单科学位课程成绩优秀奖等系列奖励。据统计,自实施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奖励制度以来,学校已经拿出了50余万元对400多名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生进行了奖励。
 
正是由于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记者了解到,近几年该校共有18名学生获得山东省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在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上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在2007年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青岛科技大学首次参加就有8支队获奖,其中3个国家级一等奖,4个国家级二等奖,1个国家级三等奖,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山东省高校排名第一。
 
四大措施
 
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王永岩进一步表示,自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强化条件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管理”的方针,主要从4个方面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是在加大引进和在职培养师资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并严格遴选高学历中青年教师进入导师队伍,改善导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
 
二是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先后建成橡塑材料与工程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科研条件。据统计,2006至2007年,青岛科技大学先后获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并参与多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三是根据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完善培养方案,修订学位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教材建设,强化论文评价标准,推行中期筛选制,从而改善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政治辅导员,切实落实导师负责制,使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风。
 
凭借良好的培养条件和严格的管理措施,青岛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山东省高校的前列,近两年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列山东省高校第一位。对此,王永岩总结了两点:第一,在学校的引导和教育下,学生普遍形成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大多数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地面对就业问题;第二,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就有意识地考虑学生就业问题,学校的强势专业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口碑与声誉。“今年青岛科技大学获得了研究生的推免权,研究生生源越来越好。”王永岩说。

上一条:青科大举办青岛市“三支一扶”大学生典型事迹报告会

下一条:青科大足球队勇夺山东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