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媒体科大 >> 正文
【青岛早报】中国航天史上有咱青岛印迹
作者:李鲲鹏  来源:李鲲鹏  责任编辑:青岛早报  终审: 点击:[] 日期:2016年04月24日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自今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今年又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进步。6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在复杂艰难的情境下,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丰碑。而在这些丰功伟绩的背后,有着像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王福通这样的青岛校友,有着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分所这样的驻青科研院所,也有着像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这样的青岛人,他们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青岛印迹。

戈壁滩上演绎33载航天情

王福通现任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他15岁考入青岛科技大学,1982年7月大学毕业。当年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及仪表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只有一个当兵的名额,成绩优异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脱颖而出,19岁的他从此扎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10月,地处西部大漠,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10.3℃,严寒季节长达6个月,最低气温-28.7℃;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达到42.4℃;常年干燥少雨,风沙不断。也是因此,一般人初来乍到都会因不太适应而流鼻血,王福通经过近两个月才适应了这里的环境。33年过去了,与王福通一起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由当年的150多人到如今只剩下几个人,其中除了一部分人是正常工作调动或转业之外,很多人是由于承受不了那儿的艰苦,主动提出离开的,而王福通坚持了下来并逐步从基层走上了领导岗位。

加注燃料时呼吸道严重灼伤

“既然从事了航天事业,我就没有打算离开这里。”王福通说,他在这个高风险的尖端科技领域,迎接着包括神舟飞船在内的一次又一次发射考验。1992年10月初,王福通在为搭载卫星加注发射燃料的过程中,加注管道阀门出现故障,燃料突然喷了出来。当时加注的氧化剂是有毒的四氧化二氮,工作人员都穿着防护服,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出去冲洗一下问题也不大。但为了不耽误正常发射,王福通带头冒险继续抢修。“红棕色的气体很快扩散开来,我虽然穿着防护服,但还是吸入了大量的有毒气体。”王福通回忆说。经过一整晚的抢修,故障排除了,他却倒下了,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由于吸入有毒气体过多,接下来两天的时间,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之后的检查结果是肺水肿、呼吸道发炎,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谈到未来,王福通说:“只要不倒下、不退休,我将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这儿继续奋斗。”

他助航天员触摸太空

众所周知,航天员出舱要依靠舱外航天服提供生命保障,而航天员出舱要用手来完成行走和各种操作,这些动作主要依靠手套上的橡胶产品才能实现。常大勇是航天服橡胶系列产品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由他主持成功研制的“神七”宇航员舱外航天服橡胶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特别是其中的 “橡胶指套和掌面隔热垫”,为我国航天员第一次出舱太空行走做出了主要贡献。

1979年,19岁的常大勇从丹东鸭绿江畔来到青岛科技大学就读橡胶工业专业;1983年毕业后他便开始从事军工特种橡胶制品研究设计工作。他先后负责、主持完成了30余项不同级别科研项目的研制任务,其中为“神舟”系列项目“神五”、“神六”、“神七”、“神九”、“神十”成功研制的橡胶材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

3年攻克“太空指套”难题

“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出舱行走和各种科研操作,航天服的橡胶材料起着主要的作用。”常大勇说,普通橡胶在低温条件下会变脆,呈“玻璃态”,稍一活动就会碎裂。而在太空中,正对太阳的温度100℃,背光时的温度只有-120℃。对于舱外宇航服,即使指尖大小的破损,也会带来灭顶之灾。“外衣一旦碎裂,航天员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常大勇说,指套是整个航天服里最薄的部位,在仅有的两毫米厚度里还要加上多层增强层,可谓难上加难。经过不知多少次试验,其貌不扬的橡胶指套终于突破极限,达到-160℃的低温标准,而且在太空条件下活动手指一样灵活自如。国外研制同类舱外宇航服的橡胶材料,大约用了30年的时间,而常大勇和他的团队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攻克了这个难题。

上一条:【青岛早报】志愿者进家 陪老人读书

下一条:【山东省教育厅】青科大举办读书节 全面推广“全民阅读”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