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班”系列学术报告之七:锂离子电池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作者:李航  来源:刘园园  责任编辑:材料学院  终审: 点击:[] 日期:2016年06月07日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时间地点:2016年6月7日14:00,四方校区2教117教室

报告人:金永成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金永成研究员长期从事能源材料、能源转化与储存器件相关的研究,尤其是能源材料界面特性方面的研究。在高温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中,发现了微纳米尺度质子导体和氧离子导体界面处产生的活性氧对含碳燃料氧化反应的促进作用,用此机理改善了燃料电极在直接甲烷燃料中的衰减,并开发出了独特的发电方法。此研究成果已由三菱化学买断。在质子传导中温型燃料电池的研究中,主持开发了SnP2O7系质子导体的高性能无机-有机复合电解质膜,使燃料电池的使用温度从100℃提高到200℃。同时,开展了电极结构调整、新型质子导体的设计、电池器件的组装等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得到日本株式会社Kuraray和韩国三星的重视,部分成果已由两家公司申请专利。在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组织和领导团队在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器件优化组装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采用三维规则联孔隔膜和锂金属负极制备的软包装电池,其能量密度达到了270Wh/kg。此成果得到日本《日经产业新闻》2012年1月23日版专门报道。在日本期间(2002年-2013年),参与了多项与能源材料、能源转化和储存器件相关的NEDO、JST项目的研究,获得日本授权专利5项。在J. Power Source,J. Mater. Chem.等国际著名学术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欢迎大家莅临参加。

上一条:高分子学院橡尚论坛:聚丁烯-1晶型转变动力学研究

下一条:艺术学院:2016年绘画专业毕业展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