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樊富珉
时间:2018年4月14日 14:00
地点:崂山校区第一报告厅
内容摘要:本报告在介绍积极心理学这门幸福科学的基础上,重点讲解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变化,尤其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心理问题干预转向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大趋势,探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幸福感的具体途径和可操作方法。

报告人简介: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临床与咨询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注册督导师,中国科协全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卫计委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心理救援专家组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监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专长: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危机干预;生涯辅导;心理咨询师教育;积极心理学应用等。
专业训练:1986年开始从事心理学教学,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990-1991年公派赴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系进修学校心理咨询;1998-1999年在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进修心理咨询督导;2000-2002在北师大接受香港林孟平教授心理辅导博士班专业训练。曾接受过系统的人本治疗、完形治疗、易术心理剧治疗、人际动力团体,艺术治疗、咨询督导、咨询伦理等专业培训。
专业成就:出版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专著20余册,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自1993年至今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方向硕、博士生近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