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迈向精准与重构的时代,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正引领再生医学革命,而合成生物学则以前所未有的工程化思维重塑生命系统。当“生命如何构建”与“生命如何被设计”相遇,一场跨越基础与前沿的思想碰撞即将展开。本次“名家讲堂”荣幸邀请到两位重量级科学家张先恩院士、李劲松院士联袂开讲,带您深入生命本质的探索之路,展望生物科技重塑人类健康的宏伟蓝图。
一、报告时间:10月21日(周二)14:00-17:00
二、报告地点: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软控报告厅
三、报告题目:
张先恩院士报告:AI赋能合成生物学
李劲松院士报告:Semi-clon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四、专家简介:
张先恩,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战略专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顾问。获加拿大Alberta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Fellow)、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及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世界生物传感学术大会常务组委会委员、亚洲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生物传感/生物芯片分会创会共会长。在合成生物学、生物传感和纳米生物学交叉领域做出系统性创新性贡献,承担国家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担任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等10份期刊编委或顾问;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380篇,SCI收录300篇;发表生物传感器相关专著3部,获专利20余项,部分成果获转化应用。个人获评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
李劲松,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率领团队建立了小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即“类精子干细胞”),证明其能代替精子使卵子受精产生健康小鼠(即“半克隆技术”),并利用类精子干细胞携带CRIPSR-Cas9文库实现了小鼠个体水平的遗传筛选;提出并推动基于类精子干细胞技术的基因组标签计划。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Nature, Cell Stem Cell, Nature Cell Biology等杂志发表60余篇研究论文。研究成果被写入第八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教科书,2011年和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年获上海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