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李志成:意气凌青云 青年亦可期

作者:张瑞卿 冀双然  审核:李鲲鹏 来源:报社  编辑:韩玉花 点击:[] 日期:2021年06月09日

李志成,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高材172班班长,青岛科技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曾任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学生会主席、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等职务。荣获国家奖学金、固铂(Cooper)一等企业奖学金、海达一等奖学金、校综合奖学金等各级各类奖学金22次。两赴新疆喀什地区地区支教,获得山东省、青岛市暑期三下乡优秀个人,获评“全国优秀志愿者”和青岛市“爱心大学生”。抗疫期间勇于担当,扎实作为,获得山东省大学生“青春贡献奖”、青岛市北区“抗疫先锋”荣誉奖章,先进事迹受到1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获批两项国家专利,发表1篇核心论文,大创项目获国家级立项,在双创竞赛中获省部以上奖励20余项,获评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客”。获评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第五届“青科大年度人物”、第三届“青科好班长”等荣誉称号。

满腔热血赴边疆

2018年7月,青岛碧海蓝天,而在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茫茫戈壁覆盖着黄沙。李志成站在喀什的沙石之上,心中五味杂陈。这是他刚来新疆的第一个月,由于水土不服,李志成跟同伴上吐下泻。村外戈壁茫茫,频发的沙尘暴卷起眼珠大小的沙石,将车窗的双层钢化玻璃击个粉碎。回想那时的场景,李志成打趣道:“当时一度觉得我们这个团队可能回不去青岛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这个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团队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坚持了下来。

“新疆,挺困难的。我所见到的新疆与想象中的天差地别。”喀什的干旱与贫穷令人震惊,孩子们破旧的衣服以及公交车上吹不净的羊膻味更是让他一阵心酸。即使干旱,即使贫穷,可维吾尔族维族的村民听说有来自青岛的年轻学生来支教时,仍旧给了这个年轻的学生团队最为热情的招待——大盘鸡、烤全羊、烤馕、烤包子。满桌的珍馐令人食指大动。“后来我们才知道,为了请我们吃这顿饭,那家村民花了一个月的积蓄。”说到这,李志成眼眶泛红。村民们的热情淳朴,是他最难以忘怀的事情,而在此民风之下的新疆同样让人动容。“治安非常好。”在新疆很少发生偷盗抢劫的事情,路不拾遗已经是这个地区最为常见的场景。

茫茫风沙掩不掉村民们的澄澈,越发洗涤李志成滚烫热血的援疆之心。在很早之前,他就萌发了号召学校同学积极募捐破旧衣物的念头,一连两年,和朋友共筹备了80多袋衣物发往新疆。春秋更替,700多个日夜的筹备,相距4000多公里的距离烙印下了他忙碌奔波的身影。

两年内两赴新疆,李志成明显地感受到了那里的改变。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当地百姓的努力奋斗,这些因素使得喀什在短短一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看到新修建好的平整的柏油马路,他听到村民们越来越标准的普通话,他触摸到丰收的哈密瓜和金黄的麦穗。这些带来实感的东西让他感觉到幸福和喜悦。“我们常常从新闻中读到、看到脱贫攻坚,但当你真的去实地感受,你才能感觉到政策有多么的好、村民有多么幸福。”他感激国家的扶贫政策给了他热爱的边疆一次重生的机会,让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生。

一心赤忱系祖国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封住了张灯结彩,封住了人声鼎沸,在这年春节,中国红第一次意味着警示。然而红色在李志成的身上又有了其他的含义,他戴上了象征着勇敢和责任的红色袖章——成为了山东省青岛市辽源路街道一名坚定的抗疫“守门人”,用自己的坚守点亮了社区“志愿红”。

在那段日子里,每天8小时的岗位值守和换班后3小时的社区防疫消毒工作,使李志成更加体味到青年的担当与责任。“我一直觉得我身上是有责任的,不仅是对所担任职务的责任,还有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心,加上踏实肯干,他圆满完成了抗疫志愿者的工作。

曾有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看到李志成,我对90后的印象有了改观。”这句话使他备受鼓舞,虽然当志愿者并不是为了赞美,但是当听到自己的努力被肯定,心里还是涌出自豪之情。李志成说:“我觉得我们90后不差,可能是个别新闻影响了大家对于90后的印象,觉得我们难担重任,但实际上我们已经成长起来了,我们也可以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抗疫志愿活动的突出表现,李志成获评山东省大学生“青春贡献奖”,被授予青岛市北区“抗疫先锋”荣誉奖章,其先进事迹在青岛电视台、大众网、市北区团委等1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

饱览千帆学为本

翻开李志成写满荣誉的履历,其中最亮眼的部分还是他的成绩。优秀的学习成绩是支持他做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的根本。大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应当以学习为主。他坦言:“如果荣誉和社会实践经历是不断延续的位数,那学习就是所有位数前面的1,如果没有这个1,后面做的再好都是一长串零,只有成绩好了,不断丰富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经历才有意义,我的人生履历才称得上是漂亮。”

李志成在谈到学习方法时腼腆一笑,他说:“我的学习方法或许不值得你们借鉴,我只有两个字‘熬夜’。”听起来不可思议,仔细想来却又理所当然。李志成还担任了多项学生职务、参加了多个科技创新比赛,这些都占用了他不少时间。“课余时间对所有人来说是一样多的,若要想比赛和课堂兼顾,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挤出更多的时间。”从大二开始,李志成没有睡过午觉,午休时间常常被他用来完成课后作业。宿舍楼一楼的小自习室成了他另一个栖息地,每晚待到凌晨一二点变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夜深人静之时,他仍旧披星戴月与孤独的灯光为伴,为自己的大学之路夯实了基础。正是大学四年李志成分分秒秒地珍惜时间,才造就了他的多方面发展。

回望大学四年,李志成总结为四个字“苦尽甘来”。尽管他是笑着的,我们仍能从这四个字的简短描述中窥见他曾经历的辛酸。李志成非常感激高分子学院的各位老师,在他的大学四年里,老师给了他非常多的帮助。不管是大一的迷茫,大二的忙碌,还是大三的踏实进取,终究在大四这年收获了累累硕果——顺利保研,成为了青岛科技大学的准研究生。

李志成给他的的本科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他现在正要为他的研究生生涯写下开篇的序言。他说:“关于未来,我有太多想做的事。我想再去支教,在科研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要一点一点地去夯实。”

李志成回想在边疆的日子,想起来的只有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抗疫的那些日子里,有很多人选择宅在家里,过着安逸的生活。而他穿梭在清冷无人的大街小巷,与他作伴的只有青岛的风雪。凌晨的自习室里,他是最后的守夜人,完全静下来的宿舍楼,只有安静写字的声音,靠着这份争分夺秒挤时间的精神,他完成了多方面发展的目标。

李志成的事迹不可复刻,但他的经历可以借鉴。他的坚定不移、他的全方面发展、他的责任心都值得我们学习。大学四年或许会面临很多岔路口,而大部分的选择没有人指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在努力的时候看清方向,只要走的方向是正确的,不管前路有多么崎岖,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目标。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916期第三版

上一条:曹胜:让思政课“燃”起来

下一条:刘澄凡:回忆“两弹一星”研制中的光辉岁月

关闭

0
其他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