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理论教育 >> 正文
创造民族复兴的灿烂明天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马寒  责任编辑:人民日报  终审: 点击:[] 日期:2015年09月08日

——四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讲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仪式上、在天安门广场纪念大会上、在人民大会堂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纪念活动主题,弘扬无数英烈用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宣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昭告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三篇重要讲话,为整个纪念活动注入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行进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中华儿女以巨大精神力量。

越是饱尝苦难的民族,越理解盛衰的意味;越是历经沧桑的国家,越懂得自强的重要。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70多年前空前的民族危机唤起空前的民族觉醒。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抱定抗战到底的信念和决心,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夺取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争中,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我们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意味着光复主权、重整山河,更意味着光复人心、重塑精神。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经历抗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对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追求,更加坚定了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意志。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及其精神遗产,已深深浸润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支撑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

穿越历史风云,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华儿女的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强大、民族强盛是每一个中国人生存、发展、尊严的基本保障。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同努力。从救亡图存走向强国富民,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在继往开来的新的征程上,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去兴国创业、再铸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铭记历史教训,弘扬抗战精神,守护和平,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1942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后不久,刘伯承、邓小平联名发文说:“最好的纪念,不是在死者血泊的周围踟蹰,而是踏着他的血迹前进,向死者与我们共同坚信的真理前进!”回望是为了更好地铭记,缅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肩,万众一心,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前进!前进!前进进!

上一条:王岐山首论中共“合法性”

下一条:捍卫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

关闭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