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科技处获悉,在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学校共获得基金项目22项,资助金额累计达692万元,在年度资助项目数量和金额上再创该校历史之最。三年来,青岛科技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创新高,三年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到50余项,获资助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获得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和经费数在山东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
科技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由张书圣教授主持的“光致电化学分析新仪器的研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另外学校在信息和自动化领域也实现了资助项目的重大突破。学校今年获得的资助项目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部、化学部、材料科学部等优势与特色学科上,其中青年基金项目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显示了中青年教师强劲的科研势头。
今年获得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别是:张书圣主持的《光致电化学分析新仪器的研制》;李荣勋主持的《噻二唑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致电发光性能研究》;李明主持的《基于有机催化的两可性离子的多组分domino反映构建某些杂(芳)环体系研究》;周新红主持的《含氟二芳烯构筑的光控离子传输“通道”》;陈学刚主持的《基于配位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杨涛主持的《基于多组分协同效应的复合纳米电化学基因传感器与LAMP技术联用高灵敏检测转基因植物产品》;袁忠顺主持的《一种新型聚氨酯-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李雪梅主持的《芯片毛细血管电泳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活体单细胞内植物激素的研究》;郭庆杰主持的《CaS04载氧颗粒/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过程氧传递机理研究》;于世涛主持的《甲壳素/壳聚糖均相反映体系的设计及反应规律的研究》;武玉民主持的《环境友好型聚合物水分散体系的溶胀特性及其触变性研究》;陈学玺主持的《磷石膏晶须生长机理及资源化研究》;敬承斌主持的《酸诱导液相沉积氧化锗空芯光波导的机理研究》;褚衍洋《组合阳极铁促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水中苯胺的研究》;杜芳林主持的《纳米铜催化合成螺旋纳米碳纤维生长规律研究》;李少香主持的《光辅助法制备C60纳米管及其结构性能研究》;朱海涛主持的《微纳尺度硫化铜中空材料的调控合成及其空心效应研究》;王庆国主持的《UFPR/NIF纳米复合粉末制备胎面胶用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张军主持的《PLS复合材料不同燃烧态下炭化规律与阻燃模拟研究》;张宾主持的《拖曳双线阵声纳左右舷分辨宽容性算法研究》;江峰主持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高德欣主持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受扰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