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阿尼帕·阿力马洪:一口“团圆锅”4个民族19个娃
作者:中国文明网  来源:李鲲鹏  责任编辑:中国文明网  终审: 点击:[] 日期:2012年03月28日

一位维吾尔族母亲,除了自己亲生的9个儿女,还含辛茹苦地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个孤儿,如今这个大家庭已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塔塔尔、乌兹别克6个民族的180多口人。她就是72岁的青河县青河镇居民阿尼帕·阿力马洪。

1963年,阿尼帕已经是6个孩子的母亲,丈夫阿比包在县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支撑着,生活拮据但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可就在这年冬天,和阿尼帕一墙之隔的邻居牙合甫夫妇(丈夫维吾尔族、妻子哈萨克族的再婚家庭)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阿尼帕看到这三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怜,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阿尼帕心里明白,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多一张嘴就意味着多一份生活的艰难。

之后的十年间,阿尼帕又先后收养了回族孤儿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汉族孤儿金海、金花和金雪莲等,她和丈夫抚养的孩子增加到了19个。

超越母爱——阿尼帕·阿力马洪

阿尼帕·阿力马洪 (资料图片来源:央视网)

超越母爱——阿尼帕·阿力马洪

这是阿尼帕老人2009年70岁生日时拍下的一张全家福,9个亲生儿女,加上10个收养的孩子,还有儿媳、女婿和孙子,如今的这个大家庭共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汉等6个民族180多口人。这对于饱经风霜、苦了一辈子的阿尼帕来说,这个时刻,她是最幸福的人。(资料图片来源:央视网)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阿尼帕妈妈总是做好饭后就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夫妇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换成可以吃的东西,并想尽一切办法弄吃的。阿比包下了班就去打土坯卖钱,还去帮别人宰牛宰羊,就为了得到一些牛羊杂碎,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阿尼帕也经常在春天去挖野菜,秋天出去捡麦穗、拾土豆,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

为了给20多口人做饭,阿尼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大铁锅,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如今,很多老乡家里有喜事,都会借阿尼帕家的大锅去做抓饭、炖羊肉。人们给这口锅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团圆锅,大家都说,只要用了这口锅,家里就会像阿尼帕家一样团结、和睦、幸福。

阿尼帕夫妇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能吃饱,还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家里用不起电灯,阿尼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条,做成小油灯,19个孩子们就在这一盏盏跳动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上完了小学、中学。孩子们没有一个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

每到逢年过节,是阿尼帕老妈妈最快乐的时候,因为这时,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在阿尼帕妈妈的眼中,这些孩子从来没有民族之分,“他们都是我的孩子,都是我的血脉,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作者:辛边)(文章来源:新疆日报 2011-6-22)

下一条:郭明义:一腔热血铸大爱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