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青:学深悟透笃行 强化使命担当 以实际行动将党代会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作者:王青  来源:环境学院  编辑:刘奕辰  点击数:[]次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1日

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对我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指明了方向,也为环境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环境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学深悟透笃行,强化使命担当,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贡献环境力量。

一、扛牢抓实政治建设,全面提升政治功能,着力发挥党总支在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政治功能。

学院共有党支部5个、正式党员88名。在校党委领导下,学院坚持党建统领,切实做到“把方向、管大局”,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育人育才等各项工作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创新理论中心组学习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成效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学院将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严格规范党政联席会议议题提报工作、大型仪器设备采购、维修以及大额资金审批等“三重一大”事项工作程序。二是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按照巡听旁听制度要求,确保学院理论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效果;创新理论学习机制,开展“走出校门”、有针对性、能以学促行的理论学习。三是全面提升党支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质量,集合多方力量培育打造环境科学党支部为全省乃至全国样板党支部。四是与相关政府部门、化工行业建立党建共建合作机制,为区域水环境改善、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等提供技术支持,探索基于环境、安全学科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

二、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人才“育引用留”,顺利完成一流本科专业验收、专业认证持续有效,力争安全学科一级博士点获批等各项工作。

学院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本科专业实现全覆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都实现了突破。但也暴露出缺乏奖惩措施、两个学科师资力量不平衡、缺乏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师资等短板。

在党代会各项目标任务指引下,学院将做到: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细化量化学院考核评价体系,将学院教师参与上述重点工作情况与学院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绩效分配、评奖评优挂钩,并加强过程绩效考核比重。二是培育人才,加强骨干、年轻教师深造、实践锻炼,增强学术能力。未来5年,培育省部级人才2-3人,5人以上晋升教授职称,自主培养崂山学者各层次人才6人以上。三是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探讨“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进人门槛及考核标准”,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并注重优化学科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引进四层次及以上人才3-5人、五层次人才15人左右。争取未来形成4-6个由1名领军人才、3-5名核心成员和若干青年骨干组成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力争安全学科一级博士点顺利获批、环境与生态学ESI排名持续稳定在前1%。四是积极与兄弟学院沟通协商教学实验用房、教学设备共享机制,破除行政管理壁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学院重点工作提供资金和物质上的保证。

三、健全立德树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完成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本科生升学、学生高质量就业各项任务。

学院积极营造“三全育人”氛围,获得学生工作考核优秀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辅导员获得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等称号10余项。但近年来辅导员变化较大、部分辅导员工作经验欠缺,班主任、导师作用发挥不充分,新形势下学生高质量就业工作面临一定压力。

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下,一是将加强辅导员培训力度,研究制定“辅导员成长计划”,用好院内院外、校内校外各种资源。二是打造“班主任/导师在行动”工作品牌,通过明确职责、教育引导、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意识和能力。三是持续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保持在49%左右。坚持点面结合、师生结合,做好“金种子”等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加强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确保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并稳步提升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