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学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科研项目到账经费9亿元、发表SCI论文804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全球自然指数”国内高校第65位、专利转让全国高校第52位、获批3个国家级平台、12个省级科研平台。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学校,科技成果转让单笔金额7.7亿元,创省内新高;科研团队服务“天问一号”,“青科大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落户我校。通过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上市的公司增至8家,“青科大模式”成为学校一张亮眼的名片。
过去的成绩让人欣喜,但在实现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制定的目标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组织科研攻关较弱,科研人员协同创新意识不够,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不多,国家科研大奖、大项目、大平台多年未有新突破,学校特色学科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等。
究其原因,既有战略层面的规划引导不足,也有项目具体实施的措施不到位、不具体等原因,主要体现在:
1.人才缺乏与高质量科技工作发展的矛盾。国家级、代表性领军人才匮乏,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后备拔尖人才偏少,成为制约学校高质量科技工作发展的主要矛盾。
2.有组织科研不够与“卡脖子”技术短缺的矛盾。面向行业或企业的重大问题,从选题、立项、实施到转化的全过程开展有组织科研不够,聚焦行业共性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的能力不足,科研形式为自由生长、单兵作战。
3.国家级科技奖获奖难度增大与学科建设急需的矛盾。近三年,国家级科研奖申报工作一直未启动,是我校近年未获国家科技奖的客观原因,也是我校学科建设发展迟缓的主要因素。
4.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组与亟待突破的矛盾。从2019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形成新的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校顶格推进力度不够,获批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的难度极大。
如何走出困境,打造我校科研工作新的辉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指引了建设“特色一流、走在前列”方向,部署了“有组织科研,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任务,确立了以实现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3个、省部级科技平台10个,取得重大标志性应用成果5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5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1-2项、教育部科技奖2-3项,五年科研经费达到20亿元以上,融合创新经费突破1.5亿元的新目标。
目标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有组织科研”是我们的利器,升级版“青科大模式”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突出“有组织科研”,从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入手,紧紧围绕“两服务一引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升级版的“青科大模式”。
1.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有组织科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坚持有组织的科研与自由探索统筹推进,推动从“自由生长、单兵作战”向“定向培育、兵团作战”转变,打造多层次的有组织科研体系。建立以学校科研和学科布局为依托、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团队组织管理机制。在项目组织上,从“接单式”向“主动式”转变,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地方和科研机构,共同凝练重大需求,布局一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增强“揭榜挂帅”能力。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破除“四唯”顽疾,面向行业或企业的重大问题,加强从选题、立项、实施到转化的全过程精准管理,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通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链条创新途径,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螺旋发展的科研生态。
2.紧抓平台建设机遇,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服务融合发展战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培育布局,紧抓山东省“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机遇,加强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依托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力争在材料、化学、化工、机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
3.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提升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优势,以行业关键共性问题为导向,探索创新发展新机制,紧密联系龙头企业、链长企业,参与到以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面向市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融合机制,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融合机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力争五年科研经费达到20亿元以上。
4.推进军工体系建设,打造军地沟通的新平台。依托特色优势学科,探索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可行性,培育挖掘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与产品,力争在军品配套科研项目方面实现新突破,使我校军工发展各项指标处于省属高校前列。加强军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拓宽军地沟通渠道,实现融合创新经费突破1.5亿元。
5.构建科学完备的科研评价体系,培育高水平团队。充分运用科研评价和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一套选贤任能、让能者快速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围绕学校需要突破的重要关键指标,以“揭榜挂帅”方式,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变被动式、跟踪式研究到主动式、内生动力推动的科学研究,为大项目申请、大奖申报、大平台建设、一流学科突破提供内生能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