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科与平台建设快速发展。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优化学科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了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每个学科将获批1亿元的山东省“一流学科”专项建设经费支持。增设教育学学科门类,企业管理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七年来,新增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1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七年来,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坚持科研兴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杰青2项,优青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973主课题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软科学项目14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86项,各类专利授权1217项。2011年以来科研经费连续6年过亿元,6年累计超过10亿元。
政产学研融合方面,学校采取“项目孵化,推动转移”、“技术入股,共同经营”等模式,鼓励教师牵头创办学科性公司,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上市的公司新增3个,政产学研融合层次不断提升。学校作为省属高校唯一代表,连续两次在山东省产学研工作会上做典型发言,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青科大模式”广受赞誉,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高教领导参考》等媒体作为典型经验进行深入报道。与青岛市各区市共建橡胶谷、橡胶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与烟台市、东营市、淮安市等地共建地方研究院。学校与省科技厅签订协议,率先开展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高校科研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