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第十六届师德建设月启动仪式暨《师道》专题片首映式在崂山校区第三报告厅隆重举行,党委书记刘兴云、校长马连湘、副校长吕万翔出席仪式,党委副书记张元利主持仪式。

刘兴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刚加入科大大家庭的各位新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老师坚持弘扬师德、无私奉献表示衷心感谢。
刘兴云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刘兴云提出五点意见与全校教师共勉: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构筑师德建设的精神高地。要时刻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二要提升文化道德修养,增强师德建设的文化自信。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境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阅读与学习是提升个人素质与修养的主要方法与路径。老师们要主动学习,多读一些古代文献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多读一些革命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三要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强化师德建设的责任意识。责任与教师如影随形,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比其他职业更加重要。高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师德建设更要以教师为主体,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培养教师的担当精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四要建立长效机制,激发师德建设的创新活力。师德建设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勇于面对“互联网+”、社会结构“扁平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新的时代特征,引领时代前进方向。在传统手段之外积极占领新阵地,掌握和运用网络平台及其他新媒体,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师德师风教育。五要结合中心工作,彰显师德建设的科大特色。良好的师德师风与学校学科特色、政产学研特色、国际化教育特色相结合,产生了有青科大特色的师德建设模式,结出了丰硕的师德建设成果。当前,学校正处于完成“十三五”规划和深化综合改革、建设“双一流”和“五有”高水平大学的攻坚期,每一位老师都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扬“我们好,科大才更好”“科大好,我们会更好”的主人翁精神,将师德建设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将自身发展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大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刘兴云对唐学明、丁惠华、韩方煜、吴其晔、黄宝琛、张军等老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学术道德、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着学生,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马连湘为唐学明、丁惠华、黄宝琛、张军赠送《师道》光盘和纪念礼物。


吕万翔在仪式上宣读了《关于开展青岛科技大学第十六届师德建设月活动的通知》。

现场集体观看了《师道》专题片。专题片共四集,用纪实的风格展现了唐学明、丁惠华、黄宝琛、张军四位德高望重老教授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代教师楷模的过程和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教坛、辛勤耕耘、无怨无悔的教育生涯与思想历程。

张军教授作为老教师代表作主题发言。他说,教育方法可能有多种多样,但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两个基本观念非常重要。这些年来学校发展很快,教师队伍也愈来愈庞大,学校非常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相信每位青年教师也会在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师德培养,努力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教师,为建设“五有”高水平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年轻一代老师会做得更好。


活动仪式上,全体教师面向国旗和校旗进行了庄严宣誓。机电学院教师张国栋作为新入职教师代表发言。
学校党建与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高密校区分党委、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2017年新入职教师、部分在职教师参加了仪式。
根据安排,本届师德建设月自9月15日开始,至10月20日结束,各单位将从9月下旬开始,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师德规范学习、课程思政创意设计大赛、“校史与师德”专题教育等形式有序推进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