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青科大人文社科讲堂之十六:中国文化海外传承研究
作者:戴尊红  审核: 来源:人文社科处  编辑:臧传永 点击:[] 日期:2017年06月16日

主讲人:张举文

报告会题目:中国文化海外传承研究

时间:2017年6月22日10:00--11:30

地点:崂山校区外语楼401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张举文,现任美国崴涞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东亚系主任、教授,美国西部民俗学会副会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博士。多年来在美国从事民俗学和中国文化教学,学术研究涉猎历史学、哲学、民族音乐学、符号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多个领域。在民俗学领域的成就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理论方法上对美国亚裔与华裔民俗研究的创新;有关仪式研究,特别是过渡礼仪的新分析观点和方法;对民俗史料的翻译和研究;对民间叙事在方法论上的新观点;对民俗与影视记录和田野伦理的论述。部分以中文发表的译著和著述包括:

《祈颂姑:赞比亚本巴人的一次女孩成人仪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亚民俗:中国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过渡礼仪》,(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商务印书馆, 2012;

《记录我们自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美国亚裔民俗研究的新视角,《文化遗产》, 2016 年第 4 期;

美国华裔文化的形成:散居民民俗和身份认同的视角与反思,《文化遗产》, 2016 年第 4 期;

龙信仰与海外华人认同符号的构建和重建,《文化遗产》,2015 年第 6 期。

内容摘要:

本讲座根据美国的一些实地调查和案例,如华裔的丧葬、龙雕塑在公共空间的文化认同,提出对海外华人与华裔及其文化传统的界定和研究方法,并特别就移民与散居民等概念进一步阐释民俗认同、认同符号、第三文化等新观点,发展过渡礼仪分析模式, 期望对文化传统的传承机制展开多层面的理论对话,从更广泛和深入的视角认识中国文化。

上一条:产业创新论坛:服装设计的创新魅力

下一条:信息学院研究生论坛:智物互联的挑战和机会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