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理论教育 >> 正文
用“工匠精神”筑牢中国梦
作者:杨友才  审核: 来源:马寒  编辑:天津日报 点击:[] 日期:2016年06月12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工匠精神”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热词而传播开来。如何解读“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发扬“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和发挥“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工匠精神”的含义

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指对产品或服务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执著,更意味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对产品品质的孜孜追求,对客户极致体验的不懈坚持。中国历史上不乏“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都江堰跨越千年,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庖丁、鲁班等能工巧匠用近乎于道的技艺传承着“工匠精神”。虽然工匠不等同于企业家,但当前世界上顶级的企业家身上都有着这种极为珍贵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个人层面蕴含着一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同时也是儒家修行最高境界慎独的体现。“工匠精神”在企业层面是立足品质,坚守质量和标准的底线;是追求创新,谋划长远发展的动力;是服务社会,默默耕耘的恒心。“工匠精神”在政府层面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精神,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老百姓的“小事”着手,谋划国家的“大发展”。“工匠精神”在社会文化层面是一种价值观,少一点金钱至上,多一点人文关怀。

“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一,“工匠精神”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在2016年1月4日召开的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问道:“我们的钢铁产能已经过剩,可为什么却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历程中离不开制造业,尤其离不开高端的、先进的、精密的制造业。不管是日本还是德国,其制造业享誉全球的秘密就是精打细磨,背后是一套对品质质量极为苛刻的“工匠精神”。当前,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红利消失,环境成本加大,越南、印度等国家低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提出“工业4.0”“再工业化”“英国2050战略”等方略。我国制造业处在前后夹击的处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新的生产理念,更是中国制造业破局的突破方向。没有高端、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将难以为继;而没有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中国的制造业也难以脱颖而出,甚至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因此,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发扬“工匠精神”。

第二,“工匠精神”是中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必然选择。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时,居民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显著上升,对品牌价值的诉求也爆发式增长。当前,一方面是出国购物、海淘、代购的疯狂火焰,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销售难、倒逼潮、跑路潮的刺骨寒冷。为什么我们有着全球最令人侧目的需求市场,但却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为什么我们对海外商品趋之若鹜而造成外汇不断流失,但国内的线下零售商却步履维艰?我们有着庞大、强大的重工业及国防工业,但就是无法满足日益挑剔的中产阶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方面与国际一流产品和品牌存在差距。在中产阶级时代,企业必须秉承“工匠精神”,提升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追求,精雕细刻出产品的高品质。当前,我们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发扬“工匠精神”,让我们供给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价值更高,满足我们人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通过有效的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以根除对投资拉动增长的依赖。

第三,“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工匠精神”追求和彰显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更是一串内在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一个国家必须推崇精益管理、注重细节、崇尚一流,才能走在世界前列。“工匠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不顾一切、奋勇前进。一个伟大的民族之所以能创造历史,就在于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结构与区域失衡、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没有回头路,也没有捷径,必须发扬“工匠精神”,无所畏惧、长期坚持、重点突破、逐渐改进。

如何培养和发挥“工匠精神”

首先,打造诚信社会,形成“我具匠心”的文化氛围。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工匠精神”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在“假大空”流行、假冒伪劣横行的时代,必然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要想成为一名工匠,就必须将心投入,把魂注入,在现场用眼睛凝视,用耳朵倾听,用身体贴近,顺从内心感受,绝不能口是心非。只有打动自我的产品,才能打动消费者,才能长盛不衰。诚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无形资产和竞争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要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没有“工匠精神”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其次,完善教育改革,打造充满“工匠精神2.0”的学校。“工匠精神”的核心不是墨守成规或急功近利,而是将持续改善和创新当成永恒的旋律。因此教育的方向不应该是囿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让孩子们的时间花费在成绩单或名次上;教育更应该侧重于“育”,“育”是文化,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是天性中爱好“玩”出来的,体育、音乐、美术,看起来似乎不重要,但是对人的性格、想象力的铸造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造激情才是教育目的,在这点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打造培养孩子好奇心、提升在广阔空间中自由思考的能力、鼓励孩子勇于创新和敢于冒险的工匠学校,就一定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

再次,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争做“工匠精神”的典范。政府在服务职能上要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精准扶贫方略要求因户施策,差别化进行,不放过一丝一毫问题,让贫困家庭彻底脱贫。因此政府的服务必须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的“打磨改造”,而不是朝令夕改,追逐眼前利益,让群众迷失方向。用“工匠精神”打通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最后一公里,就需要打造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的淳朴“匠气”、戒除高高在上的“官气”、摈弃“当官就想发财”的邪气,接地气、聚集人气,实现联系服务群众从经验到制度的升华。

培养和发挥“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项艰巨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热情参与。只要我们能并且持续地为那些看待问题方式不一样并且坚持自己梦想的人提供发展空间,工匠尤其是协同创新的工匠们就会为社会提供最宝贵、可持续的资源。突破是“工匠精神”的本质。产权保护、依法治国、自由与民主是“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工匠精神”。行百里者半九十,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有“工匠精神”的定力,勠力同心、不懈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上一条: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及路径选择

下一条: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内涵和基础

关闭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