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欢迎光临青岛科技大学新闻网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要闻 >> 正文
【辉煌“十三五”】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谱写科研工作新篇章
作者:校报  审核: 来源:  编辑:韩玉花 点击:[] 日期:2020年12月30日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科研兴校,以《山东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意见》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目标与操作性举措相结合,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各项科技工作取得较快发展。

建立多主体协同的科研工作管理新体系

2016年,学校同省科技厅率先签订了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的协议,通过机构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了4321的多主体协同的科研工作管理体系,为实现多主体协同的精准管理与服务提供了保障。其中,4指的是科技处、合作发展处、人文社科处、产业管理处,3指的是化学学部、材料学部、工程学部,2指的是学院和研究院,1指的是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为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多主体协同,学校将原科技处调整设置为科技处、合作发展处和人文社科处,打破院系部门界限成立了化学、材料、工程三个学部,强化院级单位二级责任管理,完善了协同创新中心的布局,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了各主体的职责划分。学校陆续出台了30多个与科研体制改革相关的制度文件,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度保障。

通过机构的调整和制度的出台,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体系得到完善,科研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有力推动了学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B+,为省属工科高校唯一。

谱写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青科大模式”广受赞誉。“十三五”以来,学校依托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优势学科,聚焦橡胶和化工行业,通过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中心),出台了18项制度文件,建成了“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推动了学校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学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如图所示:

在学校技术转移办公室(中心)的管理推动下,技术创新平台上产生的科研成果,进入成果熟化中心进行熟化,通过技术转移机构进行转移转化,最终在创新创业共同体中完成产业化,成为可面向市场的产品或服务。具体操作中,主要通过以下转移转化方式实现:技术入股组建学科性公司;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地校企协同创新,多方共建创新创业共同体、科技成果熟化中心和驻外研究院。

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谱写了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篇章。学校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的高校信息于2017年新三板上市;学校“十三五”期间累计横向合同经费16.8亿元;2020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发布,学校转让244件,列榜单中国高校第57位,山东省属高校首位。“青科大模式”写入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2019年,学校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2020年,学校获评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以来,学校加强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的总体布局和规划,扎实开展国家级、省级平台培育创建工作,构建了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体系。

“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分别是“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新增生态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和绿色轮胎与橡胶协同创新中心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级科研平台13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2个,山东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危险化学品)1个;市级科研平台7个,其中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基地3个。学校获批两个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单位,数量列省属高校首位。

军民科技融合工作完成新跨越

“十三五”以来,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军工资质体系,组织结构适宜,规章制度完善,未发生失泄密事件。学校重视对科研团队的培育,在专用特种橡胶、功能涂料和海工装备三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产品优势。学校军民科技融合工作坚持“三个一”特色发展,构建了“民参军”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呈现了新特色。“三个一”特色发展的内涵是,学校将技术创新平台产出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军品研究院来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军友论坛信息融通平台的作用,构建特色鲜明的融合创新模式。

“十三五”期间,学校共立项军工77项,项目经费7160万元,学校年度军工项目科研经费实现千万元的跨越,列省属高校前茅。自2016年起,学校每年度组织召开军友论坛,搭建了省内首个高校和军地沟通的平台,届次化的活动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合作单位的认可。2019年12月14日,学校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的山东省国防经济发展促进会在济南正式成立,学校在青岛举办了山东省法学会、青岛市法学会融合创新法治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山东省首届融合创新法治论坛”。2019年,学校举办了山东省专用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研讨会。2020年,学校主办了山东省首届高校融合创新研讨会,发起成立了山东省高校融合创新共同体。2019年,学校与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青岛)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军民两用技术转化。2020年,学校与中国兵器集团第五十三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设融合创新办公室。

科研高质量产出实现新增长

“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科研激励政策不断健全,分类考核评价逐步建立,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学校高质量的科技产出不断涌现。学校重视学风建设和学术氛围的营造,充分发挥科协的能动作用,构建了校院联动、师生共享、特色鲜明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模式,打造了国际会议、学术论坛、访问学者、科技合作等多种载体,涌现出多个有显著影响力的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海峡两岸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新材料系列论坛等活动获得了广泛关注。

“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项目立项3668项,项目合同经费20.7亿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232项,立项科研经费3.9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9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6项,国家级重点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542项;横向科研项目立项2436项,科研合同经费16.8亿元。(注:本段不含文科数据)

“十三五”期间,学校共发表学术论文11435篇,学校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61位,学校整体科技论文产出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校科研成果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5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市厅级奖励95项、其中一等奖10项;学校共获授权专利3126件,其中发明专利1826件,目前有效专利1814件,专利成果转化89件,列省属高校前列。

强化精准服务,人文社科标志性科研成果快速增长

建章立制,管理工作不断规范。2016年,学校设立人文社科处。2017年,制定了人文社科类《青岛科技大学纵向项目管理办法》《青岛科技大学纵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六个文件。同时,修订完善了《青岛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青岛科技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提高了人文社科研究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高层次项目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我校人文社科纵向项目共计立项723项,立项经费1152.76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共立项21项,研究经费490万元,远超过去60年的总和,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和法学项目的突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共立项108项,立项经费404.16万元。同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首次实现结题等级优秀。高层次项目无论是立项数量还是立项经费以及结题质量均呈现快速增长与提升。

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稳步增长。近5年,我校获得省部级社科成果奖励19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泰山文艺奖1项;市厅级奖励112项,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38项,完成了学校的既定任务。

高质量智库成果进入国家队方阵。5年来,我校有1项研究成果被国务院《决策参考》采用,1篇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报告被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采用,另有2项研究成果被中央统战部内参《研究参考》和《调研参考》采用,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水平显著提高。

高级别科研平台和横向项目稳步推进。2017年,我校获批3个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促进了科研团队进一步凝练研究特色,支撑学科发展与提升。

“十三五”期间人文社科横向项目共计立项297项,合同经费2335.9万元,到账经费1317.29万元。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903期第二版)

上一条:学校组织收看全省深入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培训视频会议

下一条:喀什大学校长亚克夫·吐尔地一行来校考察交流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