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化工学院吴明铂教授团队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吴文婷教授团队合作在甲烷高效转化制乙酸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张永超  审核:李金恒 来源:化工学院  编辑:杜宗杰 点击:[] 日期:2025年04月11日

近日,化工学院吴明铂教授团队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吴文婷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题为"A Novel Tandem Reaction System for High-Concentration Acetic Acid Production from Methane and Oxygen"的研究论文。该期刊是化学领域的国际顶尖期刊,影响因子16.1,在中科院分区中位列化学综合类一区TOP期刊。

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选择性氧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如乙酸)是可持续石油化工的重要方向。然而现有甲烷选择性氧化方法仍存在两个关键问题:(1)受限于甲烷C-H键活化和C-C耦合的动力学难题,难以实现高效转化。(2)以水为溶剂促进产物脱附,抑制过氧化的同时大幅降低产物浓度(毫摩尔范围),分离成本巨大。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等离子体与热催化协同的串联反应策略,耦合等离子体催化甲烷氧化制甲醇/CO与热催化甲醇羰基化制乙酸步骤。该过程突破了热力学平衡限制,高效选择性活化甲烷(甲烷转化率达68.0%),同时抑制积碳和CO2生成。通过调控催化剂表面疏水性,显著抑制副产物水对反应的干扰。在无卤代试剂辅助的条件下,乙酸选择性达52.0%,浓度达1.3mol/L,较传统单催化模式产物浓度提高了3个数量级,并具备100小时以上的长效稳定性,解决了传统催化剂易失活的问题。规避了甲醇和CO分离步骤,实现从甲烷和氧气一步合成乙酸,为甲烷转化开辟新路径。

该篇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张浩楠、通讯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吴明铂教授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吴文婷教授。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并依托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等平台完成了关键表征工作。青岛科技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了双方在催化材料和反应工程领域的优势,为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Haonan Zhang, Yang Li, Shuai Wang, Shuxu Zhu, Chaoqun Gu, Pengye Zhang, Hongjie Qin, Runze Guo, Wenbin Wang, Tianshi Xu, Gaiyan Jiao, Yanyan Xi, Qi Hua, Mingbo Wu*, Wenting Wu*. A novel tandem reaction system for high-concentration acetic acid production from methane and oxygen [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5, e202502822. DOI: 10.1002/anie.202502822.

下一条:首期“名家讲堂”: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智能系统

关闭

0
新闻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