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作者:校报  审核: 来源:校报  编辑:刘园园 点击:[] 日期:2017年05月05日

严冬腊月,数九寒天。2015年2月11日,腊月23,农历小年,这一天,本该安静而祥和的崂山校区一间教室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他们中有的三三两两坐在电脑前小声讨论,有的在择菜洗菜、和面擀皮,有的则在不大的灶前往锅里放着刚刚包成的水饺或者围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饺子,气氛融洽而温馨,欢声笑语充满着整个房间。在这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他们为什么还会在学校,不是早该放假回家了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这个群体,倾听着他们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他们就是数理学院数学建模指导团队的老师们。就是这样一个团队,数年如一日,带领我校的数学建模参赛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取得今天令人自豪的成绩。

“十年来,他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暑假”

朱善良就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自2004年参加工作,朱善良就开始了他的建模之路,并见证了我校数学建模参赛队伍的成长过程。

“当时我校的数学建模竞赛工作开始起步,我自己对建模竞赛更是了解不多。”为尽快掌握相关知识,朱善良积极投身其中,并全面负责起全国大学生、全国研究生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而这三项工作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年度,涉及到很多繁琐事情的。

如每年暑假期间,数学建模教研室都会组织20多天的集训工作,作为教研室主任,朱善良要全面负责集训期间200余名学生的住宿、上机、安全等各项事务性工作,尤其是寒假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期间,整个组织工作更是困难重重,几十名师生的吃、住、行都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平时看似简单的小事,要做好却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数学建模教研室的老师们说,工作10年来,朱善良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暑假,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近几年,开始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朱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更是连寒假也都奉献给了竞赛。朱善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获得大家认可,他本人先后获评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老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优秀指导老师、校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教师等。指导的学生获奖33项,其中全国一等奖5项。谈到这些,朱善良说:“数模竞赛对学生的启迪与历练是任何一门课程考试、任何一项教学活动所不可能给予的,为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亲历这种活动,我会坚持做下去。”

“我怎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学生参加比赛呢?”

对于这个团队的王天顺来说,最令他难忘的是2014年春节。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即将开始,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幸福与喜悦中,王天顺虽人还在老家,但心却早已飞回了学生身边。

为尽早回到学校,大年初五一大早王天顺就出发了。但由于大雪,高速封闭,不得不返回,在焦急中等待着天气好转,终于在中午高速公路正常开通,王天顺第二次从老家出发。可刚上高速不久,天空又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傍晚时分,气温越来越低,路上积雪越来越厚,路面更是越来越湿滑。王天顺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与家人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历时24小时,行程800余公里,在第二天中午回到了学校。途中,由于路上积雪很厚,冰雪路面相当湿滑,不时会有交通事故发生,且大部分时间是在夜间行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回想起这些,王天顺说:“虽然雪天路滑,但大赛在即,我怎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学生参加比赛呢。”而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期间,像王老师这样放弃与家人团聚,准时返回工作岗位的老师还有好多位,他们是单正垛、王琳、杨延召、辛友明等老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绝不能辜负学生的期望,不能因为自己影响比赛的成绩。

为让青科大数学建模竞赛站上国际舞台

在很多人眼中,数学建模是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指导教师能从数学建模上获得很多荣誉。但实际上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和指导是一项琐碎的工作,需要指导教师极大的耐心和恒心。

作为分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负责人,张瑞坤全面负责美赛的报名、选拔、培训和竞赛工作。虽然我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已取得优异成绩,但一直以来,美赛成绩不是很理想,是数学建模团队的一块心病。为改变这一局面,2014年11月,离美赛开始还有3个多月时间,张瑞坤就开始了选拔和培训工作。该项比赛要求用英语写作竞赛论文,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没有用英语写作科技论文的经历,所以美赛写作的任务对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

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张瑞坤只能和其他老师一边商量一边摸着石头过河。学生写作的论文很差,大部分都不符合规范,他就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耐心评阅讲解,从论文结构、每部分写法到科技论文常用的一些表达,甚至是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一一指出。评阅中,几乎每篇论文的讲解都在2个小时左右,四个队伍就是8个小时。张瑞坤说,一天下来,身心俱疲,英语单词一行能看成两行,甚至看到英语单词就有想吐的感觉。经过5个周末的强化训练,学生美赛论文写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张瑞坤也对所有参赛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付出获得了回报,在201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参赛的4支队伍全部获奖,一、二等奖各2项,实现了我校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史上的新突破。为此,山东省教育厅在其官方网站中以“青科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站上国际舞台”为题进行了报道。此外,张瑞坤还全程参与校内选拔赛、本科数模竞赛、研究生数模竞赛的组织和培训工作,为我校数学建模工作开展付出了很多。

在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中,像张瑞坤这样甘于奉献的人还有很多:竞赛期间,陈利利、王苹、于彬、张闻等多位老师连续几晚不回家,困了就在学院的小会议室休息一会;单正垛老师的小孩突然生病需住院治疗,正在学校忙碌的他匆忙赶到医院把孩子安顿好后,又连夜返回学校;吴海燕老师连续三天将小孩托付给邻居照看,晚上回家后孩子都已熟睡;刘祥鹏老师在老家办完婚礼后的第二天,就赶回来参加指导工作;段得玉老师义务承担了竞赛所需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常常是上午在四方校区,下午又匆匆赶到崂山校区;程尊水老师主动申请暑假期间前往高密校区进行辅导,同该校区马娜、王军东、李夕广等一起冒着炎炎酷暑一干就是十几天……

“感谢数模让我不断成长”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数学建模指导工作对于女教师来说,难度会更大,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比男教师更多。

张新丽从2010年加入到数学建模队伍中,她没有因为是女教师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次竞赛都是早到晚走。有时除做好学生指导工作,还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特别是在美赛中,由于比赛时间恰好是正月,学校食堂关闭,张新丽就主动承担起比赛师生的伙食工作,为让大家吃得更舒服,她还主动从家中带一些米、炒菜的作料等物品,丰富大家的饮食。2014年研究生数模竞赛最后一天,也是比赛最关键的一天,正好是张新丽母亲六十岁生日,全家人为老人生日准备了很久,虽然知道这一天对家人来说很重要,但她依然选择留在竞赛现场。生日的当天没能陪伴在老人身边,但她指导的队伍获得全国二等奖,这也是她在研究生建模竞赛指导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作为较早参与数学建模指导工作的女教师,徐菲说,第一次指导建模比赛是在2009年,那时候孩子只有两岁,为做好竞赛指导工作,把孩子放到父母家,自己带着建模课本和竞赛辅导材料在家里“闭关修炼”了两周。这是自己第一次跟孩子分离那么长时间,真的非常舍不得,所以每天看书累的时候就拿出手机里孩子的照片和录像来看。后来对学生进行两周的暑期培训,尽管不要求老师参加,但自己仍然坚持每天坐三个小时公交车按时到校。竞赛的三天也是在学校度过的,她说,那三天自己总共睡了9个小时。虽然辛苦,但获得成绩的喜悦就使得一切付出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记得有一次刚刚公布成绩,学生就给我打了电话,电话那端的声音显得异常兴奋和激动。虽从没有给他们上过课,但是赛后每次在校园里遇到都很亲切,甚至觉得有着战友一般的感情。

2013年加入数学建模指导队伍的吕玉华是位对自己和学生要求都很严格的老师,所指导学生获全国一等奖。她说,两年下来,自己挺有收获的,不仅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而且通过数模我慢慢学会了如何指导和教导学生,感谢数模让我不断成长!

“数模宝宝”:一个特殊的群体

采访过程中,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数模宝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很多数学建模的指导教师都比较年轻,他们或刚刚毕业、或刚刚成家就参加了这项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多年,其中有很多老师的孩子都是在建模竞赛期间或建模培训期间诞生的,数理学院的叔叔阿姨都亲切地称他们为“数模宝宝”,因为这期间他们的爸爸或妈妈为数学建模付出的太多了,更因为他们是随着数学建模一天一天成长起来的。

谈到“数模宝宝”,就让人想起他们的父母,就会让人想起那些感人至深的一幕幕场景:尚云、牟丽君、周红燕等女老师在怀孕期间,克服身体上的不便,坐着公交车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之间,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家里有产妇的男老师既要照顾家庭,又放心不下自己所指导的队伍,所以家里校里两边跑;当孩子比较小时,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不耽误建模指导和培训,只好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或邻居;当孩子能上托儿所和小学时,接送和辅导又成了大问题,老师们常常是为了指导建模,又把这些事情交给了爱人或老人。

可以说,每个“数模宝宝”身上都凝聚着数模爸爸妈妈的辛苦和劳累,每一个“数模家庭”都涌现出一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计个人得失、默默无闻和甘于奉献,数学建模事业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数学建模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故事,建模指导不只是指导教师的事情,而是众多家庭的事情。

“请您接受我们最诚挚的感谢!”

这是该团队邢建民老师的学生樊明灿、冯振华、秦娜在写给他的信里的一句话。

樊明灿、冯振华、秦娜是自动化学院的学生,刚开始参加校内选拔赛时,虽然对数学建模竞赛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为基本知识不牢固,他们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只获得了三等奖。所以在进入正式的培训阶段时让他们的指导老师邢建民颇费了一番功夫。

邢建民说,当时暑假培训时自己带了5个队,印象最深就是自动化学院的这三位同学。对他们的指导让自己“很费劲”,因为他们都没怎么学过,所以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手把手教:先是建立模型,如何编程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基本掌握了,又要帮他们写论文,组织语言结构,毕竟竞赛要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论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竞赛成绩。暑假培训时三天写一篇论文,每篇自己都是从头到尾一句句看,一句句改,但还是没有达到最好的要求,后来更换了一名写作的队员,让更擅长的同学来写,经过七八篇论文的写作,无数次的修改润色,才终于达到了要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邢建民的耐心指导下,这支队伍在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科竞赛获得的全国二等奖,研究生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是我校两个一等奖之一,也是我们做的D题的我校唯一的一等奖。在全国D题获奖名次也是很靠前的,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研究生建模竞赛颁奖大会。而他们的一番话语或许能代表大多数亲历过建模竞赛学生的心声:

虽然您与我们并无太多的交流,但是我们懂得您的良苦用心和不善言辞,无论您在台前还是幕后,我们一直都知道您在默默的帮助我们,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您的付出,现在的我们可能一无所有。所以,请您接受我们最诚挚的感谢,谢谢您老师,您辛苦了!

上一条:万立娟:趣味课堂 师生共融

下一条:刘杰:南极科考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

关闭

0
其他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