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李利:绽放源于积累

作者:吕艳萍  审核: 来源:校报  编辑:刘园园 点击:[] 日期:2018年03月21日

2017年11月,我校第七届教学名师奖评选结果揭晓,机电学院李利等5位老师获此殊荣。

说起这项荣誉,李利老师说:“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是对我前期工作的总结,但荣誉属于过去,这对我更多的是一种激励,激励着我更加潜心工作,为学院、学校、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如何把相关专业知识更好、更精彩地传授给学生”

《孟子》一书中提到,人生有三乐,分别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平凡而质朴的孟子三乐道出了快乐美满人生的真谛。

“我何其有幸,能在不惑之年享受到这三种快乐。”说起自己的从教经历,李老师如是说。

1991年秋,年轻的李利走进了青岛科技大学(原青岛化工学院)的校园,就读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专业,从此开启了自己与青岛科技大学的不解之缘。1997年底,她提前完成硕士论文答辩,留校任教,主讲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双语)及研究生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等课程。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利老师,年轻而富有激情,但教学经验缺乏。于是,如何讲好每一堂课,当一名合格的老师成为她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让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快速成熟,她一有时间就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坚持随堂听课,汲取对自己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听遍了教研室所有老教师的课,收获非常大。比如听了孟兆明老师的机械原理课,让我知道了这门课核心内容该怎么讲;听了庄杉基老师的机械设计课,让我对这门课的重点难点有了更好的把握等等。”

就是这样,李老师用了两到三年的时间坚持随堂听课,她把这段时间的付出称为“年轻的积累,教学的起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李利讲课越来越游刃有余,教学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2002年,机电学院举行第一次教学效果优秀奖评选,年轻的李利成为三位获奖者之一。“和我一起上台领奖的是钟云晴老师和周桂莲老师,她们两位都是学院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和她们一起领奖真的感觉特别荣幸、激动,也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更有信心了。”

然而,对教学渐入佳境的李利老师并没有停下学习进步的脚步。2002年,李利老师总感觉自己实践经验和工程结合的能力尚有欠缺,于是,她做出了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决定。

自此,李利老师开始了在职读博的5年学习工作历程。读博期间,她经历了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的全部严格训练,饱览各种图书,不仅阅读了专业书籍,还大量涉猎了《中国科技史》、《天工开物》等工程技术史类的典籍。

大量中外文文献的查阅、整理,开阔了她的研究视野,也使科研工作的思路变得更为清晰,并且打开了课题组关于块状橡胶连续混炼的新的研究领域。以国家级课题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具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实施及后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全部亲历亲为,成就了她对于科研工作的实战经验。大量研究报告和研究计划的撰写,不仅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多项立项支持,而且拓宽了所在课题组的研究领域。

至此,她的科研工作开始步入正轨,进入了“绽放的十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取得了包括省部级一等奖在内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如中国物流及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共10余项科技奖励;立项并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并于2015年获得青岛市第十届青年科技奖。

“如何让人文教育融入工科课堂教学”

李利的教学工作也因科研工作能力的提升而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在平时的教学中,李利注意到,在以技术科学为主的工科教学,除了现有的公共课之外,学生几乎接触不到人文科学的信息,更谈不上兴趣。于是,她萌发了将人文教育融入工科课堂的想法。

由于科研工作经验积累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李老师对于核心教学内容的理解远远超出了常规的范畴,工学、哲学、美学、历史学及各种艺术门类知识无声的融入进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之中。她由此提出了“让人文教育融入工科课堂教学”的教学观点,发表于《青岛日报》理论版并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人文情怀与机械工程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两个相贯圆,可以彼此相交,彼此包容,将人文教育融入工科课堂是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也更能触动同学们的灵魂。”李利如此解释。

李利认为,机械原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被引入的文学素材比比皆是。例如在讲授《绪论》时,结合人类发展史和机械发展史,可以自然引入人类文明萌芽阶段的五个简单机械发明,再沿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总结出机械学科对人类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在讲授“机构运动简图”时,要让学生明确这只是一种语言,让学生知道自然界语言的表现方式,千变万化,如音乐、舞蹈、戏曲,建筑等等,最后可以通过直观地对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回顾,来理解“机构运动简图”在语言学上的意义和作用。“李老师表示,“所有这些绝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是希望学生在学会工科专业知识之外,也能有兴趣去关注人文科学,接受人文精神的滋养。

这样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师生的好评和认可。15级机械实验班的宋沂轩,在机械原理课课前都会抢占靠前座位,期末考试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他说:“李老师的课堂轻松有趣。在上课过程中会介绍一些人文知识,比如在上课时会给我们讲苏东坡被贬黄州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豁达。作为一名理工生,课上穿插人文知识可以补充我们的知识面,活跃上课气氛。”

“李老师总是以玩转课堂的方式,用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明白更多的道理,所以,李老师的课上虽然不点名,但出勤率很高,同学们都会积极抢占班级的前排座位。”同是15级机械实验班刘帅同学说。

“如何担负起为师者的责任”

2008年之后,李利开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工作上。她忙碌于指导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担任班主任,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宽厚温和,而又能严格要求。

对于本科毕业生,她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个毕业环节,精心指导设计过程和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的优秀率高达25%。所指导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适应性强,工作能力突出,表现优秀,例如曹文慧、马明兴、向宇林、梁成、李学伟等,均获用人单位的极大认可。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她特别注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三年的硕士学习阶段,除了正常的硕士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外,所有的学生都会经历多次的科研调查及研究报告、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的撰写,从而熟悉并掌握科研工作的规律和方法。自2012年以来,共培养出9名硕士研究生,王振鲁、王瑞、肖培光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优秀率达33.3%,高于学校平均6%;作为发明专利撰写人,王云、施旭峰分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刘潇冬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

对于自己的“班主任”身份,李老师表示,“感觉所有的孩子都像我自己的孩子一般亲切,对于他们,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2014年秋,李利老师成为2013级机械实验班第三任班主任。此时,实验班的25位同学们神经似乎都处于紧绷状态,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有点放不开,于是,李老师开始了自己的“大家长”计划。对于班委,她要求大家树立为同学们服务的第一也是唯一目的,抛弃当班委是为了入党评优之类的功利思想;对于同学们,李老师要求大家提高自我修养,先做人后做事。

在李老师的良苦用心下,25位同学很快拧成了一股绳,学习上大家争先恐后,生活中大家为了班级荣誉努力奋战,相互之间倾心付出,真情相待,慢慢的,师生之间、同学们之间培养出了浓厚的师生情、同学情。

目前就职于青岛软控的贾旗同学,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求职经历,颇有感慨,他说,有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好老师,是我们班级的骄傲。“求职这条路是比较难走的,因为选择太多,很容易失去自我,当时有一家待遇较好的企业,但可能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犹豫不定的我找到李老师,经过老师的悉心分析,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真正想法,感谢李老师在我人生中扮演了指路人的角色。”

而此时正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读研的刘鹏同学也有同感。“李老师特别尊重我们的自主意识,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甚至求职升学等环节,都要求我们独立思考,当初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整个环节李老师帮我咨询学院领导,帮我联系指导导师,帮我优化课题,付出了很多,直到现在我都印象深刻。”

李老师就是这样,在班级里扮演着大家长的角色。不管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她都像妈妈一样给予同学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同学们也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回报了李老师的关爱:毕业时,他们中的20人被985、211或是国外名校录取;2名同学成功被行业内知名企业录用。

现在,李老师又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17级机械实验班同学身上。她始终相信,用真心对待学生,反馈回来的也一定是善意。如今,平和沉静、宽厚随性的她,不仅在教学工作上更加精益求精,而且精心引领着自己的学生在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探索,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传承着为师者的良知。

上一条:胡秀英:让学生健康、快乐、自信

下一条:孟婧:求真务实,精益求精

关闭

0
其他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