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将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访第三届齐鲁和谐使者陈为智、李亚妮

作者:李粟  审核: 来源:报社  编辑:王文艳 点击:[] 日期:2019年04月15日

在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三届“齐鲁和谐使者”名单中,我校法学院社会工作系的陈为智、李亚妮两位老师榜上有名。

“齐鲁和谐使者”评选由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每两年进行一次,主要从具备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及丰富实践经验、贡献突出的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中选拔,管理期间享受省政府津贴。

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敬义表示,我校社会工作专业起步较早,注重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荣誉的取得与两位老师长期在社会工作服务与人才培养中兢兢业业的实践密不可分。

潜心培养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陈为智副教授自2010年来我校工作以来,为本科生讲授社会工作实务、社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为研究生讲授社会学专题、社会法专题。他曾指导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篇,指导的六届23名本科毕业生中有12人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社工专业硕士(MSW)。毕业生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济南、张家港等地的社工机构工作,有3人在青岛市成立社工组织,多名学生兼职于青岛市各专业社工组织。

陈老师表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强,教学科研成果都要来源于实习实践。因此,他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坚持“四年一贯制”的实习模式。在每年5月份为期3周的专业实习中,带领大一到大四的学生,组合实习,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方式既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又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

他曾先后指导学生赴深圳恩派、青岛市社会救助管理站、市北区创意工场、市南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城阳圣之爱自闭症康复中心、青岛福山老年公寓等社工组织实习实践。其中,在市南区八大湖街道老年幸福中心实习的学生表现突出,受到了来访的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的高度评价。

市南区八大湖街道老年幸福中心是陈老师自主联系的实习点,这里有很多空巢老人和高龄老人急需精神上的心灵陪伴。陈老师组织学生与八大湖街道老年幸福中心合作,长期在这里开展“时间记忆”项目,通过帮助老人回忆自己平生引以为豪的经历,增强他们的完满感和幸福感,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该项目已经进行了三期,每期有10余名学生参与。主要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每个学生对应1名老人,帮助老人回忆的同时进行现场记录,并适时加入补充提示与情绪安抚。每一期的访谈成果都整理后汇编成书,目前已访谈了30余名老人。该项目曾被青岛日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社会效益良好。参与其中的学生表示:“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既能充分实践课堂所学的专业技能,对考研和工作都很有帮助;又通过与老人的近距离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优秀品质,同时对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有个老人亲身经历过日寇的残忍暴行,讲着讲着激动地哭起来,使我深受触动。”

陈为智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术带头人和社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学上,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质,经常组织读书会让学生围绕近期所读学术书籍展开讨论,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进行观点碰撞。在刚过去的寒假中,陈老师还给各年级的学生安排了不同的假期任务。他要求大一学生自选主题,调研美丽乡村背景下家乡社区环境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写出调研报告;大二学生自定题目,写一篇理论性强的学术论文;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要为申报“挑战杯”做准备,利用假期充实成果,完善参赛方案。“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考研,作为老师要时刻督促他们”。陈老师讲道。

严师出高徒,陈老师的严格要求结出了累累硕果。他指导学生完成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互联网对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的影响调查》,入选第九届大学生“调研山东”优秀奖。指导学生论文分获第五、六、七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三等奖、入围奖各1人次。

陈老师还作为青岛市青年社会组织讲师团讲师,积极参与青岛市青年社会工作组织筹建、指导和项目管理工作,协助民政、工会、残联、妇联、团委、街道社区等单位开展基层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及职业培训。他发起成立青岛市崂山区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持、参与社工服务项目10余个,发挥了社会工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增进民众福祉的关键功能。

热心投身社会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社区治理等社工服务与理论研究。曾主持教育部项目《我国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全国老龄委项目《发达国家长期照护制度建设经验研究》等省部、市厅级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民政部等课题3项,并曾在社会工作教学、理论与实务研究等方面获得多项奖励。

用生命影响生命

李亚妮老师自2010年任教于我校以来,负责社会工作专业“个案工作”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她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在64课时中安排10课时的实验课,充分利用实验室。根据教学计划中的多个案例,李老师会给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学生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的会谈场景,同时其他学生在观察室里通过实时传输的录音录像进行观察。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即时进行点评,对会谈的技巧和方法提出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后期的视频剪辑制作,使模拟会谈的学生课后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表现,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实验教学的创新得到了校教学督导员的肯定。

有效与别人展开会谈,建立信任关系,只是展开服务的第一步。“运用同理心,真正接纳、同感、关怀服务对象,设身处地帮助陷入困境的人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掘自身的潜能,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这才是我们这些职业的助人者的光荣使命。”李亚妮告诉记者。

因此,李亚妮非常注重课程的延伸,鼓励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多实践,自发关注校园中身边的同伴,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同伴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校园适应、人际交往等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们还自发成立了青岛科技大学社工协会,并请老师督导,随时解答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社工协会中大四学生高歌所在的服务小组,经常主动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他们每周会运用个案工作课程上学到的知识,辅导学弟学妹解决困扰与难题。学生们还把遇到的真实案例改编成了情景剧,在学院迎新晚会上进行展示,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学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每个老师要带领自己负责的10余名各年级的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李亚妮带领的学生团队连续两年与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合作,进行暑期社会实践。2017年进行了“精准扶贫下城市贫困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学生们一边进行理论调研,一边给低保家庭的孩子提供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服务,负责关注孩子们在暑假的学习和生活,呼吁更多人来关心他们,多家媒体对他们的服务进行了报道。其中,杨帆、赵艳林、张震3位同学整个暑假都跟这些家庭和孩子们在一起。服务对象中有个孩子身有残疾,学生们对他的家庭进行了特别关注,在不断努力下,使亲子关系有所改善,并把他的妈妈发展成了这次活动的志愿者,自愿帮忙照顾其他孩子。这让低保家庭也感受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将爱心持续传递。

2018年,李亚妮带领学生们到市北区“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就业中心,调研中轻度智力障碍青少年的就业状况并提供社工服务。李亚妮先指导学生们认识到智力障碍青少年的特点,学会用优势视角看到他们的潜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以提升他们外出时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这样的社会服务案例不胜枚举,其中李老师策划的“启航圆梦”单亲贫困家庭青少年权益保障服务计划,获评2015年团中央、民政部全国首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示范项目。

“我们做社会工作是用生命来影响生命的。做人的工作短期很难看到效果,要靠个人的魅力和技术去慢慢影响他人。因此,我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一线社工服务,促进困境人群自我成长。”李亚妮说。

李亚妮本人拥有10年社会工作一线服务经验,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就参与了社工灾后重建服务项目,第一时间赴都江堰“勤俭人家”社区开展社工服务。该项目得到前总理温家宝亲临指导,获得嘉奖。去年潍坊遭遇水灾后,李老师立即奔赴灾区,帮助当地组织社会工作援建队,并对志愿者们进行了社会工作能力提升培训。

为了助力社会公益伙伴共同成长,提升我市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在市南区民政局的协助下,她还创办了我市首个民间的社会组织支持服务平台——市南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目前,该中心逐渐成为市南区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一线社工互动交流学习的前沿聚集中心,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智囊团”,特色公益项目的孵化基地。

“学校和学院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给了很多的支持,我们专业也与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合作,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老师都努力在给全校师生提供心理疏导方面的服务,我们真心希望能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馈学校。”李亚妮表示。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854期第二版)

上一条:用乐谱书写精彩人生——艺术学院樊丽娜老师侧记

下一条:益重青青志 风霜恒不渝

关闭

0
其他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