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朱惠华: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作者:记者/韩玉花 学生记者/陈雯雯  审核: 来源:报社  编辑:王文艳 点击:[] 日期:2019年08月29日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朱惠华老师侧记

在近日举行的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我校机电学院朱惠华老师凭借出色的教学技能荣获大赛工科组一等奖。此前,她曾先后获评校教学效果优秀奖一等奖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

多个奖项的获得,是校内外专家、同行对朱惠华教学方法和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近15年来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学、默默付出的充分肯定。

学生的认可是我专注教学的持久动力!

“能得到同行们的认可我很高兴,这是对我教学能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谈起多次获奖的感受,朱惠华说,专家们的肯定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认可才是自己专注教学的持久动力。她说,每当课下听到学生们说“上朱老师的课真带劲”这样的话,自己总是感到很有成就感,为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感到自豪。

2005年,硕士毕业的朱惠华来到我校机电学院任教,从事“理论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入职伊始,教学经验不足的朱惠华采用了“先当学生后当老师”的“笨方法”,几乎把教研室所有比她年长老师的课都听了一遍。

“非常幸运第一学期全程跟着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永岩老师学习,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才得以顺利地从一个刚毕业毫无经验的学生过渡到教师身份,入门教学。”朱惠华说,当时王老师把自己手写讲义的复印稿全部赠予自己,听课之余,王老师特意拿出习题课让自己上讲台锻炼“这给了我一个很高的起点,并为现在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研室的教研氛围也很好。老教师们都以开放的心态欢迎我去听课,也不怕我在下面影响到他们正常上课。”朱惠华说,当时听张选利老师的《弹性力学》课程,这门课还没有成熟的教学课件,要用到大量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张选利老师全程板书,一丝不苟,令她印象深刻。在这个有着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教研室中,自己受整个教学团队严谨负责的氛围影响,不断鞭策鼓励自己,在备课讲课中要“用心再用心”。

在不断向老教师们学习的基础上,朱惠华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去年10月,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包括朱惠华在内的多位老师参加了清华大学“雨课堂”培训。

11月,朱惠华又参加了“山东省省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省级培训”,在这次培训结束时被评为优秀学员,并因此获得了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的参赛资格。“这次培训对我影响很大,可以称之为是对我教学职业生涯的再造。”朱惠华说,培训期间,山东大学李赛强教授从“教师角色认知和学生学习理解”的角度带领大家重新认识教学,她的一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朱惠华。以前她一直把教师当做一份普通的职业,培训之后她明白教师的职责不止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经过此次学习,她开始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课程思政模式转变“这里的‘思政’还没有严格的定义,它不仅仅只是政治,而是有着较为广泛的涵义,要在课程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将课程思政的元素无痕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润物无声地培养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朱惠华十分认可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的宗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升”,正是通过参赛的形式,才激励着她不断地思考和推动自身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的更新。就如她所说的,比赛不是目的,关键要应用到教学,回归课堂,让学生受益。

让课堂“活”起来

《理论力学》是工科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是各门后续力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具有完整体系并继续发展着的独立学科,而且在机械、土木建筑、航空航天等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门课有很多概念都较为枯燥!但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却并没有这种感觉。”谈起理论力学课程的学习,机械实验161班的学生们说,在朱惠华的课堂上,大家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的知识,还能时时了解科技前沿、时政新闻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课堂内容真的是丰富多彩。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朱惠华始终遵循以学生兴趣为先导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验,将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融入到课堂,使课堂变得丰富生动,从而让学生对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学会运用。

比如,在讲点的合成运动时,朱惠华运用了大量唐诗宋词,有宋朝词人刘过的“雨线垂垂晴又落,轻烟笼翠箔”,搭配具有中国传统意境的动画,让学生在思考雨水下落运动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借用唐代诗人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并附上桂林山水人物撑竹筏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山河壮丽的同时思考运动的相对性概念。“学生感觉上课很有意思,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

再比如,在讲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时,朱惠华把青岛海军节大阅兵的有关新闻引入到课堂,并播放了一段辽宁舰的新闻,让学生思考2012年入列的辽宁舰为何在6年之后才有了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的第一次远洋起降,从而导入相对运动的概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时事的引入,学生不仅对事件本身产生兴趣,更激发了他们对这个学科的兴趣,使大家认识到所学知识关乎国防建设,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是很实用的,而不再是虚无缥缈、枯燥乏味的。”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老师如何把静态刻板的书本知识绘声绘色的讲出来,并且还能把里面不精彩的地方精彩的讲出来。这次省赛决赛中,朱惠华抽到了“平面桁架内力计算”这一阶段,在同事眼里这是一节“没什么好讲的段落”。

为了将这一节的内容更精彩地讲出来,她用2008年奥运场馆鸟巢、港珠澳大桥、埃菲尔铁塔等中外著名工程作为导入,授课过程中穿插使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将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精心设计、巧妙结合,并借用信息化手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最后拿奖很意外,后来反思能获奖应该和临场发挥举的一个例子有关。”朱惠华说,比赛中,她结合自己指导已毕业学生解决工作难题的一个实际案例,强调了“三角形是桁架结构的基本单元”这一知识点,并对空间桁架结构与平面结构的差异进行了讲述,以此提醒学生,虽然书上讲的是平面结构,但在实际工作应用时还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无论是比赛中的获奖还是一直颇受学生欢迎、同行认可的课堂教学效果,都是朱惠华多年钻研探索、辛勤付出的体现。今年3月28日,因身体原因做完手术仅一天的朱惠华接到进入复赛的通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要求她在4月8日前向学校提交课程的全部参赛资料,以便于校内专家提前审查。强忍着身体的种种不适,朱惠华加班加点进一步完善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按时提交了20个节段所有的全部材料。

“也曾想过要放弃,但内心总有个声音提醒自己不能轻言放弃。”或许正是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和坚韧不拔、勇承重载的品格,鞭策鼓励着朱惠华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前行,向着更高的山峰不断攀登!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864期第二版

上一条:刘金岭:耕耘岁月 畅意人生

下一条:校心理咨询师团队:有一段时光 愿与你共享

关闭

0
其他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