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背景下,信息学院领导班子针对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走出去广泛进行调研,得到了学校直属部门和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前期,学院领导班子在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张淑华的带领下去大连软件园、大连交通大学等一些在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面有经验的高校、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为加快软件工程专业的申请和构建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求取了经验。4月2日,副校长李庆领及教务处副处长岳学海带领学院领导班子又对青岛市软件园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我校与青岛市软件园合作情况。校企双方就软件工程专业申请合作进行了初步座谈。
学院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信息化不断普及,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梯次转移日趋明显,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先导产业,发展软件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以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但服务外包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最需要的兼具语言、技术、管理、能与发包商实现良好沟通的国际化、工程性、复合型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在这种背景下,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整合资源,申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势必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为增设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从前期的广泛调研、座谈到完成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申请报告,学院从各方面提前做足了准备。学院在参照国内外先进院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制定了比较成熟的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注重把学生培养成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地通用型人才,同时又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使毕业生在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开发等方面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申办后的软件工程专业拟采用“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螺旋式能力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兼具语言、技术、软技能、能与发包商实现良好沟通的国际化、工程性、复合型软件工程师。
多年来,信息学院积极探索服务外包培训途径,致力于服务青岛及国家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形成了多样化途径培养服务外包IT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学院会充分利用这方面优势,积极做好软件工程专业申报工作,努力培养复合型软件工程“高、精、尖”人才,向建设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有较高教学质量、有较好社会声誉、能服务于社会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