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超,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研究生,曾担任山东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主席、班长、党支部书记、青年马克思协会会长等学生职务。
日前,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在线和光明日报教育部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于超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入围全国200强并获此奖项,山东省入选5人。
成绩优异的他,务实创新,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研究生。与很多学霸不同的是,他不仅在学习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团学之路上也走得分外精彩。为他人服务是他不懈的追求,从班长、学生会主席到省学联驻会主席,再到世园会、APEC会议,时光荏苒,但奉献精神从未改变。
引领顾大局服务同学勇担当
认识于超的人总会说,他是一个非常忙碌的人;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极其充实的人。无论是班级工作还是学生组织的大舞台上,都能见到他勤奋不息的身影。
天道酬勤,他曾获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校十大杰出青年、校优秀共产党员等三十余项荣誉。
担任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期间,他找准定位、转换角色,先后组织负责省“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蓝天”环保创意大赛、省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省中学中职“挑战杯”大赛等多项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作为全省唯一学生代表参加省各界人士新春茶话会,受到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副书记龚正等领导的亲切接见。
“我眼中的超哥就是一名‘救火队员’,当我脑袋放空或者束手无策的时候,他就会从天而降。即便他心中也很忐忑,但他会先告诉我‘没事儿没事儿,慢慢来’,然后告诉我至少两种方案去解决眼前的问题。我特别喜欢和他聊天,经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现任省学联驻会主席的齐鲁工业大学李晨露同学说。
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期间,于超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提出“1232”计划,围绕一个思想,做好两项工作,提高三项水平,夯实两翼文化。四年的工作中,他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团结、奉献、创新、高效”的工作理念,总是第一个到达学生会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他带领的学生会团队中,主席团成员全部获得综合奖学金,半数成员被推荐参评山东省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组织策划的“三走——晨跑约战”“传统文化节”“社团文化广场”等活动被新华网、光明网、省电视台、大众网、青岛电视台、青岛晚报等二十余家媒体报道。
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组织开展学习党员先锋分享会等10次教育实践活动;担任班长期间,组织策划并参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合格大学生”等18次活动。
担任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会长期间,带领协会成员在实践中不断砥砺前行,先后发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研究》《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学生会责任担当意识》等6篇文章。
温暖志愿行青春力量献社会
于超连续8年走在公益志愿的道路上,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到组长再到领队、管理人员,即使疲惫,他始终用微笑诠释志愿精神最朴素的内涵。
他是唯一做客青岛广播电视台的世园会志愿者,在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负责天气预报、展园信息等资讯的广播。播音间里,他一遍遍地编稿、练稿、读稿,只为用声音送上最贴心的引导。他用平凡的双手编织着永恒的感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心海”的志愿服务精神。
“再晚我也要安排好再回去。”这是于超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志愿者服务中常说的一句话。为了安排参赛队员顺利入住,他曾坚守到最后一支参赛队伍抵达机场,直到凌晨2点才返回学校,第二天又按时到达岗位;在全国春运期间,他任青岛火车站志愿者领队,跑前跑后引导旅客,在凛冽的朔风中沁出了汗珠;他在APEC会议志愿服务过程中,主动帮助一位神情焦虑的外国友人找到了丢失的手机,避免了重要信息的遗失,获得国际友人的高度称赞。
支教是他一直坚持的梦想,他参加了“大学生支持乡村教育志愿”行动,来到南村郭庄小学,担任信息技术老师,把信息科技知识教给孩子,让他们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走出山村。他不仅在支教活动里倾注自己的奉献精神,还利用寒暑假时间投入社会实践,走进了15个地市,参加“飘动绿丝带”服务队、探寻红色记忆·看望革命老兵”调研团等11支社会实践队伍,连续三年获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称号。
作为一名饱含青春热情的志愿者,他累计志愿服务380余次1850余小时,担任8次领队,带动5800余名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潮流中,用严谨负责展现了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于超同学善于学习,又不局限于专业领域;他乐于实践,又不拘泥于学生活动。教室课堂、科技竞赛、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活跃其中,并全心投入。”于超本科期间的辅导员王垚老师这样说道。
漫漫求知路科技创新露锋芒
“他在学业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为科研工作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基础;多年来养成的读书习惯,具有了较为宽泛的知识面;善于发现和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的态度,培养了科研方面的敏锐性。”于超的硕士生导师,信息学院院长刘国柱这样说。
入学至今,他始终对专业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渴求,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和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他2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校长奖学金,连续7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
信息学院郭韶升老师表示,于超同学的学习方法得当、效率高,在担任繁重的社会兼职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学业成绩始终名列专业前茅,本科毕业时以专业第一名的资格保送推免研究生。
上课之余,他爱搞科研,熬夜测试程序几乎是家常便饭。他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并提报《基于保障信息安全的手机解锁方式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图像切割”利用迭代图割交互式前景提取》等论文4篇。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二等奖,在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在“创青春”挑战杯大赛中获铜奖,在山东省科技文化艺术节模拟求职面试大赛中获一等奖……
可以说,在团学工作中,他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用实干证明青春无悔;在求知路上,他满怀信心,汲取每一份力量,夯实未来的坚实基础。
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王军这样评价道:于超同学是信息学院的优秀学生代表,他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束缚找寻梦想;同时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努力使梦想照进现实。他是名副其实的90后,已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希望他能够继续拼搏,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好壮丽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