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涯的起点和基石,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为全面落实《青岛科技大学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要求,切实引导2025级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校荣校情怀、快速适应大学环境、明确学习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扣好大学阶段的“第一粒扣子”,各学院、校区精心组织并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活动。
一、筑牢信仰之基,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机电学院通过举办“马石山精神”宣讲会、“榜样的力量”青春思政课以及开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宣讲等活动,带领新生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时代使命。材料学院开展“科技强国·材料报国”专题宣讲,深入解读新材料产业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联系;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纳米精神”。传媒学院通过观看抗战胜利阅兵视频、举办“山河同庆”国庆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用镜头记录时代、以笔墨抒写情怀。高分子学院组织观看抗战胜利阅兵、举行国庆升旗仪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举办“爱我国防”辩论赛与主题演讲活动,结合学科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成果与橡胶工业奋斗历程,深化学生对强国使命的理解。法学院依托“开讲LAW”平台,组织开展观看抗战影片、学习“大国担当”思政大课及开展国庆纪念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历史回望中深化认知、在理论学习中端正入党动机、在时代感召中强化担当。

二、强化学科认知,培育优良学风
高密校区通过“学科专业面对面”、实验室参观与专业体验等活动,帮助新生深入了解专业特色与发展前景,增强专业认同感,深化“学在科大”学风品牌建设。化工学院开设“专业第一课”,系统介绍学科发展脉络与就业前景;开展“化匠笃行 育英筑梦”学风建设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经管学院组织召开新生专业见面会,详细解读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就业深造方向,并就学业规划、核心能力培养等关键问题进行答疑。马克思学院通过“开学第一课”阐释专业价值与使命,组织教研室主任、学业导师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详细解读培养方案与学科前沿动态。

三、增强安全意识,筑牢法治观念
数理学院系统开展“大学生法律第一课”及《学生手册》学习,强化规则意识;重点组织“识骗防诈”、网络安全等专题教育,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外语学院通过情景再现深化学生对消防、交通等生活安全的认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讲,传授实用防骗技巧并指导安装反诈APP,提升财产安全防护能力。自动化学院通过研究生“开学第一课”重点开展科研诚信与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强化学术规范与安全操作意识;在国防教育主题活动中融入法治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中德科技学院举办消防安全专题讲座,辅导员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解防火、防电及应急逃生知识,切实提升学生消防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四、关注心灵成长,促进健康发展
艺术学院创新开展“舞动军训”“户外写生瑜伽”等身心融合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联合学校心理中心开展“艺术与情绪”团体辅导,帮助新生缓解焦虑、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环境学院围绕“悦纳自我,与友同行”“师爱暖我心,感恩伴我行”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形式,搭建起释放压力、增进友谊、促进师生沟通的有效平台,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中德工程学院通过专题讲座、普遍谈心谈话等方式全面摸排学生心理状态,针对适应困难、人际紧张等常见问题,及时开展“一生一策”的精准疏导与干预。信息学院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心理中心、开展适应性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新生缓解入学焦虑。

五、注重行为养成,培育良好习惯
化学院通过班主任见面会、主题班会、班歌大赛等活动促进班级融合,通过早操锻炼巩固军训成果。体育学院通过“开学第一课”,详细解读学术诚信、课堂纪律等制度要求,强化学生纪律规矩意识。数据学院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学生手册》相关制度宣讲、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解读,强化学生规矩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开展安全法治教育、红色主题观影活动,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生物学院通过组织《学生手册》专题学习与测试,帮助新生深入理解规章制度,自觉规范日常行为;依托班会、“班级梦想秀”等活动强化集体意识,塑造积极向上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