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杨 宇: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作者:李粟  审核: 来源:刘园园  编辑:青岛科技大学报 点击:[] 日期:2015年12月18日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这是2012-2014学年校级教学效果一等奖获得者杨宇副教授的教学格言。

教书育人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

杨宇老师自2006年来到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一直承担着全校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工作。

平时说话温柔,轻声细语;但只要一站上讲台,瞬间变了个人--声音特别大,在大教室中不用麦克风也可以。杨宇解释说,讲台上的激情是源于她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人民教师是我的职业梦想,教书育人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我喜欢跟学生在一起,共同享受这份快乐。”

凭着这份对工作的热情,杨宇给学生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特别认真”。

化学工程专业的研一学生孙静说:“杨老师工作非常认真,课件准备很细致。我们提交的论文杨老师都改过好多遍,甚至对参考文献里的英文人名大小写、小括号、标点等格式都严格要求。”

杨宇的《物理化学》课,至今已讲过近二十轮。每一轮教学她都要更新课件,把实践性强的内容引入课堂。包括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或者目前学术界的前沿课题等。“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体会到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应用价值,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科学思维方法和专业素质。”杨宇如是说。

多媒体课件强调趣味性,可以运用动画和视频,展示与生产实践相关的例子。但在推导公式时,杨宇还是坚持用板书。尽管写板书很累,每堂课都要擦七八次黑板,但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公式,她也乐在其中。

由于她的热情与认真,杨宇曾先后获得化学院教学效果青年奖、教学效果一等奖第一名等荣誉。杨宇说:“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所热爱的工作中去,相信今天辛勤的汗水会换来明天学生光明的未来。”

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杨宇的认真不仅贯穿在教学内容中,还表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她坚持“不认真的学生一定要指出来,不能得过且过。”

在面向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光催化技术》课堂上,正式上课前,她先问大家谁请假了,具体是什么情况?接着是对纪律的强调:“课堂上不准看手机,手机必须静音,不准放在桌子上。”

杨宇对学生出勤和课堂纪律的重视,体现在她的每一节课中。

《物理化学》是我校化工、化学、应化、海洋、材料、橡胶、环境等许多专业的基础课。因为是几个班一起上的大课,个别同学认为老师不认识自己,逃课无所谓。

而杨宇抓出勤很严格,她说:“我有个特长就是很记人,常逃课的学生我都记得长什么样。我每次发现缺人都点名,严格考勤,引起学生的重视。”

对明显旷课的学生,杨宇会找他谈话,问清原因。在课堂上还会进行不定期的测验,既可以掌握学生的考勤,也能考察教学效果。

尽管学生很多,杨宇一贯亲自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她批作业时不是只看对错,而是要评定ABCD等级,从全对、大部分对、大部分错、到全错,进行分类。

她还要把每个班的学生作业成绩统计起来,分析全班的情况。发现抄作业的学生也会记录,找他单独谈话。批改出的错题下次一定要检查学生在旁边改正了没有,没改的学生要提出批评。

她说:“只有严格要求,才有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从课堂上获得应该获得的知识。”

杨宇主讲的《物理化学》课,要求学生将化学、物理和数学的知识综合运用,用物理学的原理、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和解释化学问题。这是化学领域中一门综合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如果平时不好好学,靠期末突击肯定不能及格。

因此,杨宇努力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差生身上。针对差生多提问,严格考勤,更关注他们的作业,尽最大努力督促他们。

她经常鼓励学生:“如果这么难的课程你都能学好,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能成功。”

学生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

杨宇的严格要求,并没有使同学们对她敬而远之。相反,每轮课程结束后,都有几个学生和她成为继续保持联系的朋友。

高分子学院的大四学生赵志鹏,大二时听杨宇的《物理化学》课,每次都坐在第一排,期末考试取得了90多分的好成绩。

杨宇还清楚地记得考试结束后,赵志鹏同学在发来的短信中这样说:“老师,我入大学以来没怎么认真听过课。但您讲课的方式很系统、很认真,像高中老师一样。我不由自主地想好好上这门课,这也是我第一门期末成绩过90分的课”。

杨宇借此鼓励他,要以这种态度继续学好其他课程。几年来,杨老师和赵志鹏一直保持联系,每学期都会见面,也经常发短信、打电话交流。目前赵志鹏正在备考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在考研准备过程中遇到学业和生活方面的困惑,他还是愿意和杨老师交流。

杨宇说:“不经意的鼓励,无意识的小举动,可能会改变学生的命运”。

每学期的最后一堂课,杨宇都会让每个学生写张小纸条,提出对老师和课程的意见建议。

“老师讲课很认真,课堂上再多笑点儿就更好了。”“老师讲得太细了,像高中老师一样,不像大学老师”。这些意见都被杨宇牢记在心,学生的认可更是激励她继续努力的最大动力。

课堂上,杨宇投入热情,与学生真诚交流;课堂外,她还通过公共邮箱、微博、QQ等网络手段,与同学们保持联系,随时互动。

尽管如此,她还很遗憾地说:“我和学生的交流还是太少,不能跟每个学生都有时间沟通。”她计划每周固定安排一下午的答疑时间,随时解决学生的阶段性问题,以弥补教学时间的限制。

得到学生更多的认可,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是杨宇一直奋斗的目标。

(原载于《青岛科技大学报》第719期第2版,2015年3月17日)

上一条:邱立新:踏实教书26年

下一条:吴 曼:从学校“泰山学者实验室”磨砺出的“学术之星

关闭

0
其他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