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有组织科研】体育学院与山东文旅青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魏红卫:德教双馨三十载 旗帜高扬传真情

——马克思主义学院魏红卫教授侧记
作者:李粟 韩玉花  审核: 来源:校报  编辑:刘园园 点击:[] 日期:2017年03月22日

为表彰魏红卫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做出的突出贡献,1月1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魏红卫教授光荣退休座谈会”,为魏红卫颁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终身成就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聘书,并赠送了学院精心准备的纪念品。

在认真听取了师生的发言后,党委副书记张元利说,此前虽然对魏红卫教授有所了解,但在迎接山东省“形势与政策”课评估过程中,对魏教授的工作态度、名师风范才有了亲身感受。思政课教师“身教重于言教”,魏老师做人高尚、做事严谨、做学问精益求精,三十年如一日,真正尽到了思政课教师的职责。

会后,记者采访了部分与会师生,近距离聆听他们讲述魏红卫教授的故事——

“她是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面旗帜”

魏教授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十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她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为学校、学院发展奉献过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曹胜

自1987年来到我校,魏红卫教授在同一个教研室一干就是30年。尽管多年来学校机构分分合合、人员进进出出,期间曾经有两年半的时间,整个教研室只有魏红卫一个人,独自承担全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她说,作为一名老师,必须站在课堂第一线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她的使命与责任。

多年来,魏红卫一直为本专科生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尽管许多内容已是信手拈来,但每年开学之前魏老师还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做到精益求精。

同事说她太认真、太负责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她来说是简单的一件小事。但魏老师却说:“我绝不会偷奸耍滑、敷衍了事,不会‘混日子’。只要在这个岗位上一天,我就不会懈怠。”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课堂上,不仅教学内容年年更新,而且实例、案例也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不断补充,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为克服该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魏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三点式”教学法,即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于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教学过程中既注重知识的广度,又能较好地对案例进行深刻分析,以点带面,启发学生思考,避免了理论本身枯燥、易与生活脱节等现象的发生,深受学生欢迎。

甚至,为使自己在课堂上更有“底气”,1995年,她决定报考律师资格。“我并不是为了出去干律师,只是通过这种方式督促自己去学习,给自己找一种压力和动力。”当时魏红卫教学任务繁重,孩子年幼,再加上考试要求每部法律都要去了解,要背要记的内容很多,确实是有很大的压力。

考前冲刺的两个月,她每天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都坚持学习四个小时,早上六点半起床上班。天道酬勤,那次考试她是四方区唯一通过的女考生。经过这次复习考试,她上课更有“底气”了,也离她对自己“真正对得起学生”的要求更近了一步。

正是凭着这种对工作的执着与热情,她在这个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无私奉献,获得了领导和师生的高度认可。翻开魏红卫的简历,一项项荣誉是她多年来辛勤耕耘的最好见证:山东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山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高校“三八红旗手”、全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学术带头人;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首届高校“教学名师”、青岛市“三八红旗手”……

谈到这些,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鸣介绍说,魏教授是学院的重要领导者、建设者、奉献者,是我校法学专业的奠基者之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创建者,为学院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运君说:“魏教授是我们学院公认的旗帜,她的政治方向、人品、学识,都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

“她不仅是关爱同事的大姐,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

去年第一次听到魏老师要退休的消息,我就流泪了,真的很舍不得。在我来校工作的23年中,我们已经从同事成为了朋友,又变成了亲人。每次来上课或者开会,只要能看到她,心里就很踏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党支部书记 赵艳丽

回忆起与魏老师相处的过往,赵艳丽的思绪回到了2002年。那时候她刚走上讲台,她的每一堂课魏老师都会去听,手把手地教她各种教学的细节——大到课程内容的理论高度,小到PPT的颜色和字号,魏老师都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魏老师虽然很亲切,但对教学质量要求严格,连每一句话怎么说都要求再三斟酌。在她的指导下,赵艳丽进步特别快,站上讲台才两年就获得了学校的教学效果优秀奖二等奖。

2014年来校的马丽娟老师,也是由魏老师负责培养的新人。她去年在准备参加山东省思政课教学比赛过程中,魏老师帮她对选题和内容进行了反复修改,使她的参赛内容既有高度又贴近生活,最终获得山东省思政课教学比赛三等奖。这份珍贵的荣誉,对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魏老师每年都主动承担“传帮带”新教师的任务,把凝聚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讲稿和PPT全部交给他们,在备课环节帮他们节省时间。她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在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去修补,更好更快地适应教师的岗位。”

她不仅是年轻老师们的“大姐”,也是学院上下的“主心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孙德菁说,尽管自己比魏老师年长,但每次出试卷,都一定要先给她看、把把关,心里才会踏实,才能放心去印试卷。

除了工作与教学上的各种琐事,魏老师对于在生活上如何处理好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都乐于随时给年轻人提供意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潘妍妍,曾经在生活中遇到了小挫折。当时因为年轻不容易解开心结,魏老师就用轻松的话语开导她:“妍妍不要紧,你还年轻,坚持下去总会有回报的。”知心姐姐般的交流使她在挫折中豁然开朗。青年教师们也都爱找魏老师聊天,解决各种疑难困惑。

贴心——这是同事们对于魏老师的一致评价。这种对他人真诚无私的关爱,用魏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来了年轻人我就爱管闲事,他们的什么事我都管。”

“我总能从她的教诲中汲取力量!”

老师对工作投入太多、对事业付出太多,太辛苦了,作为学生有强烈的私心,希望老师能早点退休。魏老师德教双馨,我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她诲人不倦、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

——高密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 李春家

对待学生,魏老师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帮经济困难的学生争取勤工助学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对怀孕的研究生,寒假期间加班当面给她修改论文,大年初七就来学校进行辅导。一位毕业后在兰州工作的研究生说道:毕业后三年期间有幸与老师见了两次面,尽管相隔千山万水,但每次见面都像家人一样亲切。

李春家是魏老师带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回忆自己毕业六年多来的成长,受益于魏老师的言传身教与耳提面命。“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我总能从她的教诲中汲取力量。”尽管当时他是在职上学,魏老师也丝毫没有降低对他在学术上的要求。不仅在学业上对他悉心指导,甚至还做了他与爱人的红娘。

魏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换来的是学生们对她的高度信任,可以放心地与她交流羞于跟别人启齿的问题。曾经有个大四学生单独找她谈话,求助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学生说:“我的事情不想让我们学院的老师知道,当年大一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有种母亲对孩子的感觉,因此我对您非常信任。”她俩在会议室反锁上门聊了接近四个小时,进行了有效的心理疏导。

这种亲切的榜样力量,真的改变了一些人。魏老师已毕业的一个研究生去年教师节给她发了这样一条微信:“23岁那年遇见您,我庆幸,我开始从自我的世界走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您的絮絮叨叨,我至今念念不忘。”

“思品课老师只有在生活中做得到位,在课堂上才能理直气壮”

魏老师在家是好闺女、好母亲、好妻子;在外是好同志、好老师、好朋友。在家尽孝,善之于德;在外尽忠,业精于勤。我与她共事三十载,这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杜裕禄

从教三十年来,魏红卫一直秉承“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她常说:“我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必须自己在生活中都要做得到才行,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如果你在生活中就是一个不知道感恩、孝敬,在品德上做得比较差的人,很难想象你怎么讲这个课?一个在生活中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人,怎么能当好思品课老师?”

魏老师结婚后,年迈多病的婆婆一直跟随他们在青岛生活。有五年时间,一家四口三代人蜗居在一间11平米的房子里。她跟婆婆从未红过脸,照顾得无微不至,成为当时学校里口口相传的敬老孝亲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魏老师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就是对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

问及几位与她交往密切的老师对她的评价,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魏红卫教授善良、诚实,对事业非常执着,与我们交流时不说场面话,很接地气。”

“她特别认真,任劳任怨,经常来加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学校、学院发展和年轻人的成长去工作。”

“为人非常正直,公正无私。在台上说君子言,在台下行君子事。”

“习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讲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我听到这句话立即就想到魏老师的形象。”……

多年来,魏老师对待各项工作,都尽心尽力、问心无愧。正如她常说的“幸福不在于得到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面对临近退休时同事们的挽留,魏老师表示:“这三十年来,我有付出,但是收获的更多。我最大的收获是各级领导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是同事们对我的兄弟姊妹般的情谊,是学生们对我的亲子爱母般的敬重。我发自内心地知足和感激。”她希望马院的师生一定要坚守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块主阵地,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传播者。

作为历届本科毕业生多次选出的“我最喜爱的老师”,魏老师曾在毕业生寄语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同学们,离开学校、踏入社会是你们人生的新起点,你们能不能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足、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你们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取决于你们做人的修养和做事的态度。而社会对于你们的评价无论是褒是贬,首先针对的往往不是你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多的是你们的品德修养。

“做事先做人”——这是魏红卫对学生们的殷切嘱托,也是她三十年从教生涯的真实写照。

(原载于《青岛科技大学报》校报786期2版,2017年3月14日)

上一条:章妮:做一位亦师亦友的好老师

下一条:王芳: 严爱与宽爱之间

关闭

0
其他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科大要闻
综合新闻
焦点图志

友情链接

崂山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 高密校区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济南校区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master@qust.edu.cn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