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之光

当前位置: 7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 > 科大之光 > 正文

刘心惠: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

作者:学生记者 郭田     来源:报社    编辑:王文艳       点击数:    日期:2020年04月15日

刘心惠是我校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方面,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不仅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青岛银行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还将竞争颇为激烈的国家奖学金收入囊中。

勤奋+好环境=好成绩

作为一名女生,一开始学习计算机专业对于刘心惠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比如在做编程过程中她经常会遇到困难,很头疼,会有一种无助感,感觉做不下去了,不想继续编下去。”

困难面前,刘心惠总是越战越勇。她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挑战而气馁,而是稍作休息,把自己的心静下来,采取劳逸结合、换位思考的方法让自己继续下去,再加上同学的开导帮助,于是刘心惠将这些来自专业的挑战炼化为自己成长的机遇。

提起自己的学习环境,刘心惠表示自己班级的班风在她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班里的同学上课听讲特别认真,课堂上气氛活跃,遇到棘手的问题同学们会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所以我总是会在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在课下,班里的同学会经常结伴去图书馆上自习。所以,班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的学习更加有动力。”

除了课堂学习的勤奋外,刘心惠在实践方面也十分努力。比如在建模竞赛准备时期,也就是大二下学期的暑假,学校有一个21天的培训,于是她果断的放弃假期,耐着夏日的酷暑,早早的来到学校,与自己同组的两位同学共同开始学习。在这21天中,刘心惠每天早上8点开始学习,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事实证明,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大,比赛结果并没有辜负她那么多天的勤奋与坚持。

正是这样的勤奋努力和周围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刘心惠能够在无数的困难中战胜自我,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优异成绩。

重合作,求创新

在刘心惠的成长过程中,合作与创新是她十分重视的两个方面,尤其是参加“高信杯”青岛科技大学建模竞赛的经历更让她体会到了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团队合作真的很重要,一个人懂得再多,如果没有团队的协助,便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刘心惠这样说到。

虽然在数学建模的比赛过程中,三个人的团队总是会产生分歧,但正是因为不断地探讨,才让他们的作品更加完善。在准备比赛作品的过程中,刘心惠负责编程,另外两个人分别负责建模和写论文,他们三个人分工合作,各取所长,有不明白的可以相互帮衬,于是在比赛后期他们团队更加从容。此外,在日常的学习中,每当遇到不会的编程或者需要调试程序中的很多错误时,刘心惠都会通过合作来解决,和同学、老师们共同合作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程序中的错误改正,促进程序的运行,同时也让自己的能力在合作中得以提升。

谈及创新,刘心惠表示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还需提高。“虽然我学习的是计算机,但仍感到很多时候会因为缺乏创新而慢慢落后。”说起创新时,刘心惠很是感慨,她认为,创新不仅可以让一个人得到提升,更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社会的进步,所以创新的意义十分重大,她也希望能够多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今后能够通过创新让自己达到更高的领域。

在不安现状中成长

“我是一个不太能安于现状的人。”刘心惠笑着说。作为社团的管理人员,她在平时的社团组织中总是会想办法把社团成员的所有力量集中,但是,社团还是不可避免的在后期出现人员流失严重的情况。刘心惠不想就这样听之任之,于是,她开始想有新意的志愿活动吸引社团成员参加,并且社团成员在学习或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帮忙,成功的将社团营造出一个大家庭的氛围,于是社团人员流失情况就这样慢慢解决了。

在学习上刘心惠也是一个不肯安于现状的人。选修数学建模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在选修数学建模这节课前,她已经修满了选修课所要求的学分,但因为对新知识的渴望,她又选修了数学建模,并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

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安现状,刘心惠这样说道:“感觉自己只学一样东西有些单一,所以我总是想多学习些别的内容充实自己。”

谈及自己的生活情况,刘心惠坦言自己是一个慢热型的人,平常的爱好就是与同学聊天,看书等,“我平时比较爱看励志类的书,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奋斗的,我便会充满激情,支撑着我继续走下去。”

对于今后的打算,刘心惠打算考研,她希望有机会进入更高的学府,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第785期第3版)